呼~以假亂真


1980 期(2002 年 8 月 4 日)
◎ 交流點 ◎ 錦雄(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經常從報刊中看到,有名牌產品被人假冒及抄襲,真假難分,而鈔票也不例外,最近連面額不算大的十元硬幣也成為偽冒對象,迫使政府要重新發行十元紙幣,並加強防偽措施,以打擊偽幣。

  在經濟領域裏,成功的品牌成為其他產品模仿的對象;在現實的人生中,人們也千方百計,花費巨額金錢,目的只在掩蓋原來平凡的相貌,設法將自己包裝及修飾成為美麗及令人傾慕的形像;而明星更成為年輕人模仿的對象。

  廣告商看準了一般人愛美的心理,紛紛推出各種助人美化外型的產品,由洗頭水、護髮素、生髮水、各種面部化粧品、潤膚膏、沐浴露、減肥產品、使皮膚更白滑的健康食品以及各種服飾等,無不標榜可以令消費者更加吸引及受人歡迎。為甚麼人們不喜歡將自己較為真實及獨特的面貌展現人前,而要花費那麼多金錢用於美化自己的外表?是否缺乏一個美化的外型,自信心便會低落?能夠促使人們熱切追求外表美麗,部分歸功於廣告商透過傳媒每日將數以百計的市場訊息排山倒海般的傳送給消費者,使他們信以為用了他們的產品便會具有廣告內人物的那種吸引力。

  除了外型的美化外,現代人就連行為及談吐舉止也經過重重包裝及修飾。現今社會的人際關係複雜,人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愈來愈懂得「裝扮」,避免表露自己的真正感受及形象,與人交往時只會展現一個社交的面孔,不會坦誠表達自己。

  這種處處保護及掩飾自己的行為模式,會成為坦誠與人溝通及相處的障礙,當你願意開放自己,敢於表達自己的真感受,亦不介意自己的外貌是否平凡時,別人也會較願意與你坦誠相待。

  在這個處處充斥?假東西的社會,真實的東西更覺可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萬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