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天堂,迷路異域


1980 期(2002 年 8 月 4 日)
◎ 心靈照相機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確是購物天堂,那些購物商場龐大得難以置信,我們足足在海港城中迷了幾次路。』在旅遊發展局昨天舉行的『香港購物通2002』中贏出的美國夫婦Daniel及Diane,說出在港購物的感受。」《明報》19.7.2002

  香港無疑是購物天堂,但同時又是迷路的異域。許多人迷失在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之中,他們生命的方向是由廣告所帶動,每天的行是由手提電話的顯示屏所安排,他們的喜怒哀樂是由股市樓市的上落,又或是兒女派位的學校所決定。

  許多年前流行一時的台灣民歌「橄欖樹」第一句就是「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香港人的問題剛剛相反,我們不知道的不是從哪裡來,而是往哪裡去。美國遊客Daniel和Diane,說他們在香港的商場迷了路,其實即使是道地的香港人、老香港,也同樣的常常迷路。

  香港人的居住特色,是屋苑就在商場毗鄰,甚至建在商場之上。想想住在太古城的人,每天上班上學大都經過太古城中心才可以抵達地鐵站;住在青衣島的人,「青衣」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車水馬龍的「青衣城」;即使是遠至將軍澳、天水圍、上水,也是商場林立,到處都是佐丹奴、U2、屈臣氏,燈紅酒綠熱鬧非常。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這話可有道理。

  昔日孟母三遷,是要讓兒子遠離引誘。今天父母選擇所住的地區,只想到是否屬於名校網,其實是偏狹了一點。有沒有好的學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兒女的成長環境生態是否「人性化」。其實過分的商品化,徒令孩子自幼沈迷於聲色犬馬之中,思想中就只有購物、消費、享受、嘆冷氣。許多青年之成為「雙失」,說穿了就是迷失在物質享受之中,從不知發奮圖強為何物。要撥亂反正,不在於社會再撥出公帑資源為他們做些甚麼,而是要求他們為社會做些甚麼、貢獻些甚麼。

  惟有重新過簡樸的生活,以服務為主的生活,人才不致於迷路,因為只有在清心的生活中,人可以聆聽內心的聲音,辨清生活的方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萬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