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時的階段,按照這法例所附的實施細則(CODE OF PRACTICE)規定,英國的教會要在所有聚會中有特別安排,這種法例上的要求,無疑使到很多在英國的教會,要重新考慮在財力,物力和人力各方面資源的調配。但基督既是教會的頭,教會是祂的身子,信徒是祂身子上的各肢體,肢體便要彼此相顧。為了履行肢體彼此相顧的使命,即使花上人力物力,也是神所愛看到的。
如保羅所說:「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愈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愈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十二20-25)
為此,教會健康有能力的弟兄姊妹,便應更加倍幫助那些身體軟弱的弟兄姊妹,使他們能克服身體上的障礙,出席教會聚會,實踐肢體之間彼此配搭,彼此相顧的生活,以滿足神的心意。
有很多人以為,當殘障的弟兄姊妹到教會聚會時,他們都只成了被照顧和受惠的一群。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如何俊美的肢體,也須要有缺欠和軟弱的肢體同在,才能有完整的成長。若沒有缺欠和軟弱的肢體同在,俊美的肢體便容易忘記自己也不過是人,都有很多軟弱和需要的事實,因而會較容易變得自滿和驕傲。
若沒有缺欠和軟弱的肢體同在,俊美的肢體也會容易忘記神衡量人不在人的外貌,財富,名譽和地位這些外表的事,而是以人內心和對生命的態度作為標準的。忘記了神的標準,我們很多時便會不知不覺地跟隨了世界的價值觀,嚮往那些沒有永恆價值的東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