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來


1942 期(2001 年 11 月 11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早一陣,一宗男童墜樓事件結案,輔導人員、心理學家、社工紛紛發表意見。有報章提出某心理學家的意見:老師和學生對話的時候,應該遷就孩子高度,蹲下來和他們保持眼睛對視,減少那種高高在上的壓迫感。

  有些同事讀了這則報道,就嚷起來:哎!我這麼高,豈不要蹲到地上才行?又有人說:唔,那非批准女教師穿褲子不可,否則豈不要冒「走光」之險?

  這些同事都是教學認真,很愛學生的好老師,但是,在蹲下來這個問題上,他們看的只是表面,而非實質。因為,身材高大的老師跟一年級孩子對話,只要拉一把椅子,大家都坐下來,又或摟著孩子肩膊,那「物理上」的高矮差距便能拉近。

  只是,老師更要調整的其實是心態,是要在心理上跟孩子平起平坐,而不再高高在上。這無關尊嚴,而是一種為了孺子甘心俯首作牛的謙卑。

  如果老師肯調校到孩子的角度去看,他們會看到孩子每個錯誤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家庭出現問題;可能是新來港的適應問題;可能是朋輩間相處有困難......原因千百種,那個錯誤不過是孩子變奏的吶喊:我有難處,請幫助我!

  多年前,堂上派測驗卷,一名成績不錯的學生突然哭起來,原來她考得八十五分,而媽媽的標準是低於九十分就要捱打。可是,那一次,八十五分已是全班頭五名的分數。

  於是,我特別跑到校車站去向那位家長解釋,請她不要打孩子,一場風暴就此消散。當媽媽答應不打時,學生如釋重負的樣子,我至今不忘。

  人長大了,很易忘記孩童心態,只有蹲下來,成年人才會明白孩子,才會給孩子提供愉快成長的空間。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