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算主恩~從聖經立場看佈道會


1910 期(2001 年 4 月 1 日)
◎ 文林 ◎ 周永健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動員的「二○○○全港佈道大會」,已於去年十一月下旬舉行。據大會的資料顯示,出席一連兩天共四場聚會的人次超過四萬名,共有二千二百五十人回應講員的呼召,其中一千五百人首次決志悔改歸主,二百七十多位信徒立志回轉,近三百二十名願意追求認識救恩。(見基督教週報第一八九三期)我們為這次佈道大會結出的成果感謝上帝,而這些信主、復興、慕道者的數字,實在使人興奮。從數字和成績來看,這次的佈道會成功嗎?符合眾教會的期望嗎?耗用了這樣的資源,所得的結果使人滿意嗎?值得嗎?

  
聖經的啟迪

  佈道會的目的是要傳揚福音,使人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因此我們對佈道會是有期望的。我們都希望更多的人決志信主,這是關心數字的原因。數字是重要的,它反映實況,也是跟進栽培事工所需要的。但數字不宜亦不應用來作評估佈道會的尺度標準。

  使徒行傳記載初期教會展開福音的工作,有時是順利、滿有能力、多人信主的;彼得在五旬節講道,當天便有三千人受洗(二41),這是一個好例子。但有時會遇到困難、反對,反應冷淡,保羅的經歷可作說明。他和巴拿巴遭受逼迫,被人驅逐出境;他也曾被人用石頭打至半死,拖到城外(十三50;十四19)。他在雅典佈道時,被人譏誚(十七32)。然而保羅從不灰心,因為總會有人信主,而他以此為樂。

  佈道會中若只得一個人決志信主,也不會太少。主耶穌的比喻指出:「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路十五7、10)當然,我們祈求更多的人信主得救,但救恩出於神,一個人悔改歸主是聖靈的工作,不是人可以操縱勉強的。佈道會的果效並不是由統計數字來決定,而關注數字的同時亦要了解其他的因素,例如:決志的人數是出席未信者的若干比率?出席未信有多少是首次聽聞福音?他們接觸基督教信仰的深淺程度如何?是否有人不習慣以舉手表示並步到台前,但心受感動有意歸向真神?這些都是不容易知道的資料,在統計數字之外,但卻提供較完整的畫像。

  昔日主耶穌差遣門徒出外傳道,給他們權柄醫病趕鬼(路十1-16)。後來,那十個門徒歡歡喜喜地回來報告,因耶穌的名鬼也服了他們。顯然他們的傳道工作十分成功,也許他們提說了一些數據和個案。然而主卻說:「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十20)有成果的佈道事工固然重要,但若依照主的話來思考,我們不禁要追同;佈道會過後,我們有甚麼值得歡喜的?

  
數算主恩

  首先,我們要為每一位表示信主、回轉、尋求主的人感恩。數目不論多少,都是神施恩的明證。我們不應預設目標,不應因數字高而自滿,或數字低而灰心。因此,沒有所謂令人滿意或達到目標的決志信主人數數字。

  其次,任何一件事工都應該檢討和評估,佈道會也不例外,只是不要以數字作量度。聖經給我們多方面的教導可以加以應用。在今次佈道會的籌備、舉行及事後跟進的過程中,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動員香港眾教會手合作,一同實踐傳福音的大使命,遵行聖經的吩咐;在全港建立合一的見證,這是榮耀神的事。佈道會挑起信徒傳福音的熱誠,使他們為佈道會祈禱,參與作義工,邀請家人親友出席,關心並栽培初信者等,這一切都是佈道會的果效。

  最後,我們數算主恩時,不可忘記主賜我們今天在香港公開宣揚福音的自由,而教會能夠充分掌握這些機會,向港人分享神的愛,見證因信靠祂而得著的人生意義和盼望。

  
本文原為1899期「教會之聲」文章,茲因漏排部分內容,現將全文刊登,並謹向作者及讀者致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