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權、教會與人權、社會在許多問題上不一定分歧很大,但在同性戀問題上則顯得日益對立;君不見「同志」的訴求在歐美節節勝利之際,力抗的只有教會這一條防線。
香港的形勢更為不妙,一方面不少自覺「開明」的基督教領袖重視人權,而同性戀群體將自己「說成」一個弱勢受欺的社群而博得這類宗教人士的同情;但為「同志」說話的基督教領袖大多只是附和其言論口號,尾隨助陣一下(reactive),少有獨立深究(proactive)這個極其錯綜複雜的問題,發表醒亮的意見。
另一方面,教會中更多的反應是:只要這些「洪水猛獸」不入侵我的教會與家庭,就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甚至我們也漸漸像公眾般被同志言論洗腦,一知半解地附和同性戀天生論、同性性傾向無不妥論、「兩個人同意的性行為方式」與我何干論等,以致很多教會對此缺乏貼身感與危機感。教會若繼續只是私下不同意,而不公開反對,則這條社會中最後的防線將很快被瓦解,而當同志獲得「平權」的立法後,我們才警覺一連串「很埋身」的影響速臨,茲引外國「同志」爭取的真實個案為鑑:
本港同志組織已不下十個,傳媒報刊亦多是親同志的,而專事這方面的基督教組織一個也沒有,肯發言的亦不多;在如此劣勢下若教會宗派間仍不聯合實力,與同性戀問題有關的專業信徒(醫療界、教育界、社工界、法律界等)若還不多些發表意見,則立法會議員及政府決策官員將會很快以公眾不抗拒同性戀為由,而順應「同志」組織的積極游說,予以立法,到時教會還可以做甚麼?
徐濟時(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研究及培訓主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