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詩與情


1866 期(2000 年 5 月 28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日,為了中史科的存廢問題,引起不少爭議。教署要把中史科併入人文科,又有所謂新歷史理念,認為該把中西史合併,總之就是要把中史科地位淡化。

  我是讀文史的,當然不贊成這種做法。香港人已少讀詩,再不讀中史,從何建立國家民族觀念?又如何培養出文化感情?

  就算不談國家民族的大問題,歷史也是蠻有趣的科目。有人覺得悶,那只是教學法出現問題,而與歷史本身無關。本港學校讀歷史多着重史料記憶,並不深入比較事件之間的關係,找出事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只見樹不見林的讀史法,變成死記硬背,自然趣味全失,變成負擔。

  香港本就缺乏情感教育,訓練出大批滿腦子科技金融,實際功利,缺少歷史感和詩情的下一代,難怪香港人多半言語無味,庸俗不堪。

  看土耳其人於十三年前發動「信件郵寄至千禧」,有一萬五千人參加,郵局把信件收藏在保險箱內,今年年頭才開始派信。十三年間,物換星移,信中內容都成了歷史。這活動就是最有意思的歷史感和情感全民教育。

  又看前蘇聯領袖戈巴卓夫的太太,臨終前最大願望是在海邊住下來,到海灘觀浪潮湧上來、滑下去的景致,看朝暉夕陽,聽沙沙浪濤便足慰平生。這種歷盡權力名利後的省悟,重歸淡泊自然的詩情,香港人懂嗎?

  還有歐洲電影「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片中郵差跟詩人大談暗喻,能拍出這樣的文化電影,正正是歐洲人文化深厚的表現,換了香港,觀眾早就大叫「唔知乜」了。

  不讀史,不讀詩,怎能把香港人培養成心靈敏感、胸襟視野廣闊的有情人?沒有夠水準的市民,又怎能把香港建成個名實相符的國際大都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