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在趕往記者會的途中,看見一幕令人難以忘記的情況:在熙來攘往的中環大街上,一名工人狼狽地把散跌在大街上的貨物拾回手推車上。由於散跌在地的貨物既多又重,該名工人顯得有點手足無措。
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該名倒瀉貨物的工人,而是其身旁熙來攘往的途人。途人不是沒有看見該名工人的情況,他們懂得繞過那些散落地上的貨物而走,他們也懂得看着那名工人在慌忙拾回貨物,但偏偏無人願意伸出援手,幫他一把。大家繼續原已十分急速的步伐,繼續繁忙的高科技大城市人的生活。驀然發覺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我趕着去記者會,幫不了他。」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非首次遇到,究竟是甚麼令我們變得冷漠了?當發覺自己變得冷漠的時候,應該怎樣做?神是愛的源頭,但我們怎樣才能夠從源頭獲得滿溢的愛,以致我們有餘力再去愛其他人?雖說各項不同的科技縮短了世界的距離,使人走得更近。這在物理環境而言或許是正確,但在心靈方面呢?
何靜敏(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