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有幸」考進了九龍塘區一名校就讀一年級,但礙於女兒性格內向及學校適應問題,她第一天上學便哭鬧起來,雖然我已千方百計勸解,甚至乎班主任、校長亦好言相勸,情況卻一直無改善。上學第八天,校長召了我和丈夫到校,商討女兒的情況。會後我和丈夫既憤怒,亦焦急-憤怒的是校方的態度,焦急是女兒的心理狀況,多年已沒有為任何事情哭泣的我,當天晚上竟忍不著哭起來。丈夫勸慰道:「學校問題暫且擱在一旁,最重要倒是儘量幫助女兒解決心理障礙,否則到任何學校上課,情況都是一樣。」當下與丈夫商議,一致決定帶女兒往見兒童心理學家,及作出「可能要放棄學校」的心理準備,有了這些決定後,心裡的重壓隨即釋放開來,情緒逐漸也回復平靜。
見過心理學家後,她重覆給了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個重要訊息,便是「FIRMBUTKIND」堅定但要仁慈。回想約見校長前的一晚,我的心情惡劣極了,更因女兒上堂哭鬧一事,狠狠地打了她一頓,且恐嚇她說要送她往外國寄宿。聽罷心理學家的一番說話,我感到十分內疚,趕緊向女兒道歉。
這個多月來,女兒情況持續有所進展。每天我放工回家,我和丈夫都盡量避免直接詢問女兒有否繼續哭泣的問題,反而大家都圍繞傾談當天有趣的事情;當女兒表示上堂仍有哭嚷的情況時,我們鼓勵她明天把哭泣的時間縮短,間中她表示不喜歡這先生,不喜歡那主任時,我們除了開解她外,有時也會讓她盡情發洩,抒發不滿的情緒,又或以輕鬆的態度,化解她的不安或憂慮;背後則和教會的駐校社工保持聯絡,互相交換女兒在校在家的情況,檢討她的進展。
在女兒適應學校生活一事上,我們學懂了很多-開放自己,放棄執著;尋找專家提供所需協助;與家人或相熟的友人分享事件的始末,分擔精神的困擾;幽默面對,苦當變樂......希望大家也能從中有所得著,願互勵互勉!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