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問「四憾」


1815 期(1999 年 6 月 6 日)
◎ 餘暉集 ◎ 安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一次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育部舉辦的講座中,我有分參與,是談及婚禮中的聖俗問題,在開場白中我信口地唸了四句幼學詩: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這是從前的人們認為是人生四大樂或四大快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相信也可以說是滿足感或是成功感。

  隔了十多天,又是聯會的一次聚會,我也在其中。會後餐聚,一位和我年紀相若的同道,也是前次講座的座上客。他對我說:「人生四樂早聽過了,你可知道人生四大憾是甚麼?」還好這些相信是難登大雅的街頭文學,難不倒我,腦海中存在的不少,所謂人生四憾是:

  幼無名師、長無良友

  壯無實事、老無令名

  至於是誰說的,卻無從憶記。從幼到老,是人生整段路程,幼而學、壯而行......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垂於後。這是每個人的立志,如今說是抱負罷。可是有幾許人能成就宏願?多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甚至終生抱憾,古往今來,見盡了的聲聲奈何。

  人生四憾:「幼無名師」,從前多有從名師遊,遊者與偕也,隨師習藝。現在則投有名學府,試看這彈丸之地香港的管理階層,世界各國的高位人士,都是系出名門。「長無良友」,益者三友,惟我獨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而所交者都似我甚至不如我,何來切磋琢磨?「壯無實事」,蹉跎歲月,一事無成,上難承菽水之歡,下難作妻兒之蔭。「老無令名」,平生沒有豐功偉蹟,虛名、薄名也沒有,哪有留給後輩稱譽的「令名」?相信——憾不只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