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釋對談(三)
解脫與救恩


1813 期(1999 年 5 月 23 日)
◎ 古道今詮 ◎ 吳宗文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佛教針對宇宙人生的苦況,提出「滅諦」作為終極解脫的道理。滅諦以「湼槃」(即吹去、消逝、靜寂及空無等意)作為最終解脫之境,是故「滅諦」即「寂滅」或「圓寂」之道理。但究竟這種解脫是怎的一回事,現就如下七個層面作出分解。

  第一,「解脫義」。當一個人修成正果,覺悟或佛,理應達到湼槃寂靜之境-即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及不斷不常。但隨著歷史發展,佛教在理論上遇著不少難題,於是各家各派嘗試補充及演釋,將解脫道理的內容加以複雜化,於是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湼槃、不同層次的果位及不同形式的修習。

  第二,「解脫性」即解脫之可能性。佛教既信業力輪迴,因此人能否覺悟修道和解脫,也須講求因果和機緣。大乘佛教為使眾生皆有解脫之機會,便提出「人人皆有佛性」之說法。這種提法與儒家「人人皆可成為堯舜」之見解相若,故令佛教哲理能與傳統中國思維有契合之處。佛性於佛教系統中之角色,類似天理良知於儒教系統中之作用。佛性既內蘊於人心,又遍存於天地間,故具有本體性存在之意義。

  第三,「解脫量」。基本上分大、小乘兩種說法。小乘尋求個人「灰身減智、無相無覺」之「自渡」;大乘則具「普救」精神,誓要普渡眾生,然後才自渡。

  第四,「解脫力」分自力拯救和他力拯救兩大類。自力是具有慧根者,能自己了悟和修道的方式,他們就是禪宗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領悟者。他力是漸進的修習門徑,修習者可能根性較劣或資質較差,故只能用淨土宗「持素唸佛」方法,不斷喃嘸諷誦,期望倚仗阿彌陀佛之力量,救渡他們往生西方樂土,在那裏再經千百世修煉而得解脫。

  第五,「解脫時」即解脫的時間。有即時了悟,頓然成為活佛之說法;亦有生前只得「有餘湼槃」,死得才得「無餘湼槃」之說法;更有淨土擺脫生死後仍須千百世修煉之說法,和大乘菩薩道不斷生死,以求繼續輪迴入世普渡之說法。

  第六,就「解脫類」而言,原始佛教認為成佛即是覺悟,是思維明白宇宙人生真相後,心靈產生的一種安頓止息感覺,於是相信死後能擺脫宇宙輪迴厄運。後解脫的內容繁複化,果位便分有佛、羅漢及菩薩,還有六道中「上三道」(天、人及阿修羅)之果報。而湼槃亦分自性、有餘、無餘及無住等。

  第七,「解脫境」是成佛之境界。這種境界是有與無、存在與非存在之間,是說不清楚及摸不著邊際之景況。但後來佛教為要將這虛無飄渺之境加以描述,便對應宇宙人生的無常、苦惱、無我及污染景況,界定湼槃之境具有「常、樂、我、淨」四種德性。後又進一步解釋「圓寂」該有「三性」:(一)圓滿解脫生死;(二)發出般若智慧,以明辨真理、了斷煩惱;(三)法身常住,不以相為身,卻以法性為身。

  究竟湼槃的意義是甚麼?雖經上述縷述,但仍是似有似無,不知孰是孰非,因為眾說紛紜,很多說法的都未有終極的說明。也許他們會辯說各種不同講法都是對的,只不過是在某一個判教標準底下,各種說法分屬於不同層次的答案而已。但問題是,他們甚至在判教標準的說法上也有分歧;而且曾有哲學家如此說:一個甚麼問題(包括互相矛盾的)都能解答的答案,一定不是一個認真的答案。佛教所謂「圓融」、「方便法門」及「因時說法」等模稜兩可之觀念,實在不能為人在信仰上提供確切內容及簡截的門徑。

  基督教宗派雖也不少,但由於經典統一,故對救贖教義的看法,各學派仍是大體一致的。基督教認為人之解脫救渡,主觀上是由人一刻的信心決定作起始,然後從現在逐步邁向永恆;客觀上,這是神以基督在歷史上為世人完成的救贖作為基礎。像佛有三身:法性、受用及變化之說法,基督徒也有三身:就是「稱義」、「成聖」及「得榮」三種身分。首先,人因「信」,得救「稱義」,這是客觀身分之改變,這並不是憑人的經驗,乃憑神的應許,藉基督在十架上的恩免行動和恩約而得以成就。其次,人在現世間要成就一個經歷愛神和愛人的「成聖」過程,人是神的創造與工作,生存於世之目的乃榮神益人及盡己。最後,人將來要按神的應許,期望得「榮耀」,並以神所賜復活,不朽及榮耀的新身體,承受神在永恆中為我們預備的基業。聖經更明確及具體地指出,將來宇宙萬有都要在基督裏得蒙救贖和更新,而聖經對新天地、新聖城內裏的描述,便是救恩終極完成的景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