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另一種創作


3008 期(2022 年 4 月 17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早前出席一個社福機構舉辦的兒童繪本發佈會,有與會者提出疑問:如果沒有成人指導,任由兒童自行閱讀,會否達不到設計者原定目標,甚或產生不良影響?

  負責人以繪本設計原意是為輔導員作工具書用,故此並不鼓勵老師家長任由孩子自行閱讀,以免他們接收錯誤訊息,達不到繪本原來設計的目標。完全明白策畫者的憂慮,不過,作為圖書館老師,長期觀察孩子閱讀,相當了解他們的閱讀能力,覺得負責同工有點過慮。其實,無論理解、想像、聯想,甚至反思,孩子的能力都比成人想像的要高得多,尤其是繪本,圖畫加上文字,孩子閱讀起來如魚得水,除了幼兒年紀小需要較多指導陪伴,上了小學的完全可以放手讓他們自行閱讀。

  因為,閱讀本身並不單純被動,某程度是另一種創作。讀者閱讀時,讀的固然是故事本身,但亦會因個人經驗而有不同領受。譬如人人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龜兔賽跑》,假如家中有養烏龜當寵物的話,孩子必會代入其中,對故事中的小烏龜多一份同情,急小烏龜所急,自然希望小兔早點睡覺,好讓小烏龜迎頭趕上。這種代入式閱讀近乎本能,不必經過學習。

  以輔導做出發點寫成的繪本,孩子即使未讀出輔導者希望他們讀明的深意,卻會從自身經驗出發,讀出故事其他層面的意思,並且從自由閱讀中得到發展想像力的機會,這樣,孩子所得有可能比設計者預計的還要多。事實上,繪本誕生之後便有它自己的生命,任由讀者自行理解詮釋,因此,放心讓孩子自由閱讀吧,讓他們在閱讀的天空中飛翔,他們樂在其中,壓抑的情緒也許便得釋放。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消息】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