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與科學


2944 期(2021 年 1 月 24 日)
◎ 牧心世情 ◎ 陸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距離拜登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前數天,拜登在提名遺傳學家埃里克蘭德擔任自己的部長級科學顧問時承諾說,將「借助科學和真理領導國家」。同日,本港政務司張建宗亦在網誌論及新冠疫苗時「指坊間流傳不同的疫苗資訊,部份不盡不實……呼籲市民切勿輕信未經核實的資訊……並以科學實證為根據,公開透明向市民提供疫苗最新信息」。二人不約而同地提及「科學」,並以科學作為真理的試金石。

  將「科學」作為「真理」的試金石,在科學可以證實的範圍內,可以作為實理的試金石。在科學言,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首先在研究的課題中,作出一些「假設」,然後就這些「假設」驗證,進一步確定一些「原理」,之後經過反覆實驗,若在相同條件下得到相同結果,自然科學要求百分百的結果,而社會科學則不一定需要百分百結果,便可稱之為「定律」。在新冠疫苗研發過程中,也經過此科學步驟。

  由於不同的產品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然而因疫情傳播太快,不少國家都批准在現階段採用。市民關心的問題在「效能」,即接種疫苗後可以產生的抗疫百分比有多少,世界衞生組織的最低要求是百分之五十以上。另一關心的問題是「副作用」的嚴重程度。本港訂購的三款疫苗,第一款效能百分之九十五,但副作用較大,截至一月十七日,在挪威經已有廿九位年齡超過八十歲的長者接種後身亡,專家開始研究始末。第二款效能剛好超過百分之五十,但副作用較輕。第三種效能超過百分之七十,副作用暫時未有完整數據。

  從科學角度言,目前仍處於應用在人身上的初期,很大程度上仍有變數,即找到改良空間來改良。因此就某一角度言,有一定的數據支持,但從另一角度言,用者可以作出個人的選擇。基本上專家若認為安全,應該安全,市民可以放心相信專家根據科學作出的建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