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約看上帝同在
 福音非「離地」信仰


2917 期(2020 年 7 月 1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信徒神學教育部於七月六日,於Facebook及YouTube直播「呢個時候講福音?」專題講座,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鄧紹光博士指,福音從來不是「離地」的信仰,因上帝一直以不同方式與人同在,重視人在地上的生活。

  鄧紹光博士形容,過去一年港人經歷街頭抗爭,近月又面對肺炎疫情,全球均出現大量確診個案,似乎看不到完結的一天,大大影響工作和情緒。面對天災人禍,信徒或會質疑上帝,為何不以大能預防或阻止情況惡化,繼而反思福音與自己及社會的關係。

  他表示,如傳福音只重視靈魂得救上天堂,福音便成了解決死後生命的信仰,彷似上帝對人現實生活漠不關心,結果信仰便變得離地。他解釋,上帝在舊約中訂下律法,介入和參與以色列人生活,讓他們進入多元宗教信仰的迦南地後,懂得如何遵守上帝指引生活而不致喪失生命。由此可見,上帝以律法管治以色列人,代表祂重視人在地上的生活,而非只照顧死後的生命。

  他續言,上帝的管治延續至新約,福音書的好消息是耶穌宣告要人悔改,因為上帝的國近了,反映祂先講上帝的國要在地上實現,而不是人死後上天堂的問題。他指,律法「白紙黑字」地賦予社會秩序,耶穌則具體地展現何謂律法秩序,如實踐愛上帝、愛鄰舍的律法總綱,這種「介入」更多了一重意義。

  另外,他強調上帝從來沒有「缺席」地上的事,因祂一直以不同方式與人同在。第一是肉身的同在,耶穌道成肉身與人一起生活,正反映祂不只拯救靈魂,更肯定肉身的存在。「道成肉身的同在,其實就是參與到我們中間,正正肯定每個人、整個世界都是祂所愛,祂不會放棄這世界,以致甘願成為我們中間的一分子。」第二是受苦的同在,耶穌出生後被追殺及逃亡,可見祂不是冷眼旁觀人被罪折磨,而是親身承受痛苦;第三是死亡的同在,無犯罪的耶穌受浸,代表祂願擔負起罪人羣體帶來的結局──死亡,最後為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四是盼望的同在,耶穌從死裏復活,代表祂已克勝死亡,為門徒帶來盼望;第五是榮耀的同在,當新天新地來臨時,不會再有死亡、眼淚和哭號,一切受造物也要脫離勞苦嘆息,上帝住在中間,最終達至榮耀的同在。

  鄧博士直言,人經常希望上帝以「強而有力」的方式介入混亂和苦難,又或以大能清除一切障礙;但從新約所見,上帝分擔人的死亡和受苦,藉此展現其活在世界的特質,可見祂是以一種人不能想像的方式介入。惟人往往受到混亂及個人需要影響,限制了上帝對自己的幫助,甚至「規定」祂介入或與人同在的方式,實際上對上帝欠缺尊重。因此他提醒,人在敗壞中未必清楚自己的需要,故必須俯伏在上帝前,接受上帝以祂的方式幫助自己。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