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女知道他自己是有價值、是生而被愛的
第 2912 期(2020 年 6 月 14 日) ◎ 我們這一家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育部性文化關注組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早前在好爸爸中心的一個網上視像課程中,一羣年輕爸爸們連續多個星期晚上聚在一起學習認識子女心性發展。是的,爸爸是子女最重要、最親近的老師,爸爸更應承擔起在家中幫助子女成長的任務,由幼兒階段至青春期,爸爸的角色都很重要。
子女在幼兒階段已經有很多機會向爸爸發問對自己好奇的問題。無論他們那些問題看似有幾令人尷尬,但我們作爸爸的要記緊,子女發問是出於他的好奇心,所以爸爸的態度不應苛責、不應令子女感到被羞辱、被罰,亦不須制止他發問,只要冷靜平和、持平常心按你的常識去回答便可,懂得多少就回答多少。其實爸爸回應年幼子女在他發問有關性或自己性別的問題時,關鍵是要讓子女知道他自己是有價值、是生而被愛的,又令他們對自己的性別有自信,最重要是讓他確立父母是自己最親密的對象,產生安全感。
筆者有兒有女開始進入青春期,亦親身體會女兒、兒子在十多年心性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需要和改變。面對女兒,我是她第一個信任的異性楷模,我正需要讓她見得到我對性、對婚姻、對愛情的價值觀和信仰,讓她知道應當如何在這世代與異性相處。在兒子身上,大家同是男性,在經驗青春期的過程中我亦是一位過來人。我努力透過自己經驗讓他在遇到類似困擾時會感到安穩,讓他知道他今天面對的疑惑,當年爸爸自己亦經歷過。這份安全感將可陪伴他健康面對自己心性的改變。
《聖經》箴言提醒你和我:「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或許,天父給我們為父的任務就是如此簡單清晰,去培育子女的內心,指示給子女一條天父喜悅他去走的道路。今天,我們就去向子女說:「在爸爸眼中,你是有價值、是爸爸所愛,是天父所愛,是生而被愛的寶貝。」
(本文由維護家庭基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