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關首辦「友師發展日」
 逾三百人同心推動友師發展


2858 期(2019 年 6 月 2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為從根源解決跨代貧窮問題,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下稱教關)推廣成長嚮導友師計畫多年。為進一步推廣友師計畫益處及強化友師的服侍能力,教關已於五月十八日舉辦首個「友師發展日」,有逾三百人參加。

  教關執行委員兼顧問羅志聰先生致開幕辭時提到,「兒童發展基金」已推行十年,受惠兒童多達一萬四千名,在友師陪同下發現世界不同的可能性。勞工及褔利局副局長徐英偉先生則勉勵友師們繼續支持計畫,服侍基層兒童,以生命影響生命,從經歷學習中裝備年輕一代,推動社會發展。

  當日的啟動儀式亦別具心思,到場嘉賓與合辦機構代表一同手持特製的繩子,並將身上的行山扣緊扣在旁人的尼龍圈上,讓眾多繩子連結一起,象徵伙伴同行,互相承托支援,從扶貧、滅貧、防貧三方面轉化社區。

  為強調友師同行的重要性及增加對友師服侍工作的了解,EQ研究訓練顧問余德淳博士在會上分享他多年與青少年同行的經驗。他說︰「一九七九年,我任職外展社工時,曾與一眾年輕人露營,期間有一個人問我,為甚麼會願意陪伴他們,是否因為有薪酬?當時我亦自問是否因為這個原因,但當我細想後,我回答他,『你問得很好,如果有天我沒有薪金,我亦會願意與你一起。』說畢,這句說話都改變了我的人生及心態。」

  余博士後來到理工大學教授社工系,希望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而那位青年則從木屋區放棄讀書的人,變成了工商管理碩士,「如果你願意為對方作出犧牲,他便會覺得感動,並且作出改變。感動一個人並不是個人的專業,而是愛心。」其後,有四位分別處於人生及計畫不同階段的友師及友員分享參與經驗和生命改變。

  認識特殊學習需要友員 轉化病徵成為訓練目標

  為提升友師與兒童同行的質素,大會備有八個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包括輔導/溝通技巧、從性格分析到教練陪伴及信仰生命建立等。其中「認識特殊學習需要(SEN)友員」工作坊由註冊執業輔導心理學家章景輝先生主講。他指,現今SEN主要分為九個類別,包括特殊學習困難、智力障礙、自閉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肢體傷殘、視覺障礙、聽力障礙、語言障礙或溝通困難,而教育局於上年度新加入精神病患,包括抑鬱症、焦慮症等。

  他特別分析常見的類別徵狀,如患有專注力不足的學生經常會經歷專注力失調、活動量過高及自制能力較弱這三方面的情緒及活動。他們難以注意細節、難於維持專注力,有時他們未必是操行上的問題,但做功課時總會魂遊太虛,例如十分鐘都寫不出一隻字,亦因為專注力失調引至缺乏耐性,讓他們難以按照指引做事,做事缺乏條理,容易分心,甚至經常掉失身邊的物件。

  而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學生則會表現出過度精力旺盛,無法安靜下來,經常不停扭動身體,無法安靜地參與活動,亂跑亂爬。他直言,很多個患有過程活躍症的學生因行為問題而影響到社交及學習,被人誤解為壞學生,尤其於初小階段,當他們長期地被誤解,有可能連他們都會認定自己是壞學生。

  章先生續指,患有自閉症的學生主要有三個特徵,包括「溝通障礙」,他們理解表現語言能力較弱,表達方式刻板,重複或鸚鵡式說話等,如混淆「你」和「我」、語調控制怪異,與人對話時亦會出現單向溝通;「社交障礙」,包括欠缺運用身體語言或其他非語言的溝通技巧,如缺乏眼神接觸、人際溝通能力弱,難與朋輩建立友誼;「固執行為」,他們多固執堅持某一件事與物,例如外出時只走某條指定路線、興趣狹隘等,如只喜歡轉動車輪、背誦巴士路線圖,他們抗拒接受新事物,亦會重複某些動作,如不停轉動身體、搖動手掌等。

  「友師能夠將患有SEN友員的病徵轉化為輔導或訓練的目標,或按他們的需要訂立目標。如上課不會被老師懲罰、與同學相處和諧,甚至是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兄弟姊妹關係等。當他們成功完成這些『渺小』的目標,便可以計畫將來的夢想,對自己亦更加有信心。」他建議,與SEN學生相處時應多教授社交及溝通技巧,讓他們觀察和模仿,按程度解說生活場景,教他們表達情感及基本需要,亦可以社交故事或場景進行練習。他最後強調家庭關係支援的重要性,提供親職訓練、與家庭合作,制定訓練計畫,有助處理SEN學生的行為問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和合本》聖經百週年紀念系列】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