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布街11號


2856 期(2019 年 5 月 19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英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於一八四三年開始在香港立足,當位於中環的聖約翰座堂落成之後,在一八四九年成立正式的「維多利亞教區」(Victoria Diocesan)。後來教會漸漸發展華人傳道事工,並且發展至中國內地,中文定名為「聖公會」,表達這是「聖而公之教會」。英譯取其讀音,稱 Sheng Kung Hui。

  隨着中國政局情勢變化,以及教會發展需要,全國各地聖公宗教會在一九一二年組成了合一的「中華聖公會」。由於香港位處中國南部,因此香港教會自然地歸屬其中的「華南教區」。曾經一段年日,香港聖公會既屬英語的「維多利亞教區」,同時又兼屬中華的「華南教區」。

  英國在一八六零年佔治九龍半島南部,旨在守護海港,以至鞏衞香港島上新建設的維多利亞城。因此軍方嚴嚴的管制九龍半島南部,待至三十年之後才開放,容讓民間發展。聖公會牧者隨即於一八九一年在華人聚居的官涌地區傳道,這是「諸聖堂」的源起。這羣信眾日漸健壯,於是組建教會,至一九二八年遷來現址,建成現時的教堂。

  踏入上世紀中期,隨着中國政局急變,中華聖公會及其下的教區組織不再運作;香港聖公會需要一再從新定位。一九五一年成立「港澳教區」,使宗派維持有健全的體制。至一九九八年,教會更進一步成熟,港澳教區升格為「香港教省」。「教省」(Province)分設「香港島教區」,「東九龍教區」,「西九龍教區」,「澳門傳道地區」。

  依隨聖公宗的體制,「教區」需要設定「主教」及他所留駐的「座堂」。「諸聖堂」源遠流長,是九龍半島歷史最古舊的教會之一,二零一零年被選定作為「西九龍教區」的「座堂」;因此堂會現時的正式名稱是「諸聖座堂」(All Saints' Cathedral)。

  一般指「諸聖座堂」具有鄉村教堂的建築風格;意思是樸實無華,不像四壁厚重外牆的羅馬式,或是滿豎尖塔的哥德式風格。事實上當建造教堂時,它四周仍是一片農田。教堂現時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HeHeSheShe】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