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銀成金—教會老人事工的再思


2856 期(2019 年 5 月 19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曾有次應邀在某教會主日崇拜證道,出席的百多人中過半是上了年紀的老教友。崇拜結束後該堂主任牧師很靦腆的對我說:「教會多是老人家,很暮氣沈沈罷!」我回應他說:「這些人返了教會幾十年,對教會貢獻良多,教會少年輕人固然要反省,但多老年人也不必感到慚愧呀。」

  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曾有一篇社論採用了以下標題:「這些人年老時誰照顧他們?」(Who cares for these when they grow old?)這問題誠然適用於香港社會,同樣也適用於香港的教會。

  香港教會(基督教及天主教)在上世紀七至八十年代增長得最快,堂會及翼鋒機構皆如雨後春筍急促發展。因着當時學生福音工作做得最成功,大量在學青少年信主加入教會,成為香港教會的生力軍。只是四十年過後,昔日的年輕人已屆退休年齡,先後成為銀髮一族。

  從社會學的角度,這批香港教會的骨幹分子屬於戰後嬰兒潮,出生於二次大戰後至五十年代中,得免於戰亂,有受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機會。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戰後復元,百業興旺蓬勃,亦造就了這羣人有良好的就業機會,他們多透過自身的努力,攀上事業及社會的階梯,創造了財富,漸次晉身中產階級。

  當時香港社會不單止穩定,而且相對簡單,信徒們除了熱衷出席教會大小聚會(主日崇拜、查經班、祈禱會、團契和主日學等),更樂於捐輸,出錢出力毫不計較。這大體上解釋了香港以彈丸之地,竟能支撐千多堂會和過百福音機構,還有十多二十所神學院。與此同時,香港教會在八、九十年代更大興土木,紛紛蓋建新的堂址、大樓,樂此不疲,數其原因,是本來年輕的信徒已步入經濟最富裕的時期,這令教會及機構籌款比較容易。

  但這羣教會中流砥柱到了今天,已相繼退休離開職場,有的甚至已移民外國。他們已成為銀髮一族,除了少數營商的仍有收入,大多數已靠退休金或積蓄投資的利潤過生活。即或在教會仍熱心事奉,金錢上的奉獻已今非昔比。這亦解釋了為甚麽近年多了教會和機構出現嚴重財赤,皆因所謂「由奢入儉難」,支出仍照樣的多,但收入卻每況愈下。

  但這一大羣「銀髮教友」仍是教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他們多富學識,富社會經驗,人生閱歷豐富,而且隨着健康條件改善,他們即使步入七十歲仍多身體健壯,甚至比許多因工作時間過長而身心俱疲的中青年教友更活力充沛,讓我們因而確信教會老人事工大有可為,但模式和內容卻需要更新。

  傳統的老人事工,視老人為受助的弱勢社羣,為他們搞搞興趣班、太極班、遠足、美食團等等。但除此之外,隨着新一代長者條件的改變,他們更加可以「付出」,不必要是金錢奉獻方面的付出,而是協助牧養、探訪、教導,以至教會行政、財務管理、員工培訓等等。

  期望香港教會,不再視老人教友為「負累」而是看他們是教會寶貴的資產,昔日如是,往後也如是。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HeHeSheShe】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