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34 期(2018 年 12 月 16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這是約翰·麥奎利《基督教神秘主義導論》(天易譯,金陵協和神學院出版)扉頁上引的一首詩,作者是約翰·凱博。
約翰·凱博(John Keble,1792-1866),又譯為約翰·基布爾,是十九世紀的一位詩人、聖公會的牧師,麥奎利稱他是「溫和的神秘主義者」。在歷史上,凱博和紐曼、普賽一起,成為牛津大學運動的創始人和領導者,為英國教會帶來復興,紐曼稱他為當時代牛津大學最優秀的人。凱博認為,教會不只是人的機構,而是上帝為在全民這推廣聖潔而設立的,它的權威來自基督。這樣的教會觀,驅使他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聖詩。凱博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基督教周年》的出版,其中包含靈修默想的詩歌、對教會歷史的景仰即個人的靈性追求。甫一問世,便廣受歡迎。從初版到他過世後三十年,共出版九十五個版次,銷售二十六萬五千本。這本書中有許多聖詩,至今仍然在教會傳唱,如我們熟悉的《每日新恩歌》,原來的題目是「每個早晨愛都是新的」(New Every Morning is the Love),源自經文「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至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哀三22-23)。
為紀念凱博和牛津運動,在他去世後的兩年,牛津大學成立了「凱博學院」,以威廉·華茲華斯的詩句「樸素生活、高貴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為宗旨,提倡簡樸生活和深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