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到接受裝備(下)


2820 期(2018 年 9 月 9 日)
◎ 傳道故事 ◎ 周以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出生的八十年代,許多上兩輩的華僑已經離開了韓國。上世紀中開始,李承晚和朴正熙總統採取排華政策,縮窄了韓國華僑的生活空間,我的親戚也移民到不同國家。直到九十年代,仍然有許多無形的障礙不讓華僑融入主流社會。曾經有一名華僑在韓文報紙投訴:「我們被迫靠賣(炸醬)麵維生。」(註1)我們沒有護照和身分證,只有居留權(註2),不同網站也不認可我們的「住民登錄證」的號碼(我要找假的「身分證」號碼才能註冊社交平台或玩網游)。現在在韓國的華僑剩下少於一萬五千人了。小時候我和弟弟有問父母:「為甚麼我們一家會住在韓國?」在家我們講華語,並在華僑學校接受基本教育。我和弟弟每次去臺灣及香港,在街上看到中文字,都會產生熟悉和親切的感覺。

  一位荷蘭的社會學家發現多數友情的逝去是因為大家不再有機會在一起,簡言之,關係需要維持(註3)。我每幾年便轉換一個環境,包括三年初中後轉換兩間國際學校,以及四年美國大學,因此,我的朋友圈子有頗大的人數增長,深度卻差一點了。

  當我來到香港,在建道神學院接受裝備,除了《少林足球》的幾句台詞,廣東話不會聽不會說,再次面對文化的挑戰。感恩有老師特意在課堂加插普通話簡括;也會有同學幫我翻譯(雖然我聽不太懂他的普通話)。當時每個週末我幫一位坐輪椅的女同學,推她上山回學院(當年她是護士,因為沙士而骨枯)。有次在宿舍裏,她打電話問我星期天會從中環坐幾點的船返長洲,我說:「我食完飯後會去碼頭。」說完之後我注意到旁邊的同房在笑,我感到莫名其妙。原來我說成:「我食軟飯後會去碼頭」,第一次見證到粵語的威力。

  原來建道宿舍的生活是裝備事奉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們學兄學弟們住同一間房,定期在房內分享和祈禱,有時下山吃飯或食糖水,可以說是「屬靈的兄弟」。今年八月底我們又一起午飯三個多小時,分享生活和事奉點滴,我們畢業都有五至七年了,大家還彼此感恩、代求、守望和記念。這只是冰山一角,不過除了學術和知識上的裝備,在建道多姿多采的羣體生活的塑造,為以後事奉有很大的幫助。執筆之時,明晚是我們班入學十年重聚,有同學已經表達期待。潘霍華說過,真正的團契乃是上帝在基督裏所創建的一種實在的關係,內裏充滿信徒間彼此的感恩、代求,並且能彼此謙卑服侍。往後在香港的事奉生涯裏,我深深體會了這句話。

  (註1)潘翎主編:《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1998),頁343。

  (註2)這十多年就相對好了一些,我的一位學妹也能轉入韓國籍。

  (註3)The Seven-Year Expiration Date on Friendships: https://tinyurl.com/Frndshp0918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和合本》聖經百週年紀念系列】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