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馬拉拉


2807 期(2018 年 6 月 10 日)
◎ 平視人生 ◎ 李灝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可能是世界上最家傳戶曉的青少年,提起她,我們馬上想起「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或「受塔利班襲擊的少女」。無論榮譽抑或苦難,我們傾向將焦點放在她的個人身上。近日閱讀她的傳記,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我深深感受到,沒有了她的父親Ziauddin,就不會有今天的馬拉拉。

  先從名字說起。「Malala」一名是由爸爸改的,靈感源自族羣中的少女英雄「Malalai」。根據傳說,Malalai的族人面臨滅頂之災,就在族人節節敗退之際,她走到山上振臂高呼:「寧做一天獅子死去,誓不枉作奴隸苟存百年。」正是這聲吶喊,各人的心志壯大了,最後成功守衞家園。這個名字的祝福,Ziauddin不僅說出來,還寫在族譜上。千萬別小覷啊,此舉打破了幾百年來重男輕女的傳統,成為族譜上首位被記錄下來的女生名字。

  父親亦為她造了一雙翅膀。馬拉拉才五歲大,Ziauddin就愛在人前誇誇其談:「看看這個小女孩,她註定會一飛沖天!」一天,小女兒撇着小嘴,說自己長大後誓不披上面紗,抱怨其戴得人不舒服,對女生也不公平。「馬拉拉永遠都會活得像小鳥一樣自由!」父親聽後即時宣告。

  這位開明的爸爸究竟是何許人也?原來他是個校長,更準確地說,既是老師、會計、校長,也是技工、校工、清潔工,因為辦學初期,學生寥寥無幾,他卻憑着一腔熱誠,租一幢小樓房開展提振教育的夢想。後來,學生人數增至六百,儘管談不上賺甚麼大錢,卻將其中一百個學額免費贈予來自貧窮家庭的學童。

  除了愛心,父親還在女兒心田埋下勇氣的種子。由於Ziauddin的校園開放給女生入讀,先後成為保守的伊斯蘭教徒和塔利班的眼中釘。一天,後者甚至在校門上張貼最後通牒,要他馬上停辦,否則他的子女將會為他哭喪了臉。然而,他無視恫嚇,翌日更在報章刊登公開信:「請不要傷害我的學生,因為他們相信的神,乃是你們每天向祂禱告的神。你可以取去我的性命,但請不要殺害我的學生。」此外,馬拉拉身處的小鎮局勢漸趨不穩,政府軍和恐怖分子交戰連連,槍炮聲不時在半夜此起彼落。「爸爸,你害怕嗎?」馬拉拉問。答:「我的寶貝,晚上,我們會格外懼怕,但到清晨,我們便會再次找回勇氣。」

  虎父無犬女,套用在馬拉拉身上再準確不過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