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財務管理講座
 籲教會多談正確理財


2807 期(2018 年 6 月 1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退休生活或長達數十年,缺少薪金收入的人生下半場,應及早進行合適的財務管理。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會員堂退休教牧團契已於五月十七日舉行「退休後的財務管理」專題講座,由活道教育中心經濟及商業導師林本利博士分享合適退休人士的財務管理。

  林本利博士直言,曾見過信徒的理財一塌糊塗,不乏有信用卡過度消費、炒股輸錢等問題,他認為預防勝於治療:「今日講壇上很少講錢,但弟兄姊妹卻有需要,教會應提醒他們建立健康的財政觀念。」他寄望教會可以多談正確理財,教導信徒成為忠心又善良的管家。

  他指出退休後的財務管理就是如何將退休積蓄,透過資產配置所產出的被動收入,如租金收入、債券、定期存款及外幣利息等。因此,退休前後都應定期檢視收支平衡,掌握資產情況,計算被動收入,他特別提醒退休後不應有樓按等債務。林博士認為信徒不應將錢藏在地下,反應明智地購入實質資產,賺取合理投資回報,才可支持退休後長達數十年的生活,「只有實質資產才可維持購買力,例如樓宇和股市會隨通脹上揚,債劵就跟不上通脹。」

  「退休要多少積蓄,最重要是問自己有幾多消費。」林博士提醒,退休所需用的錢取決於個人消費習慣。他續以「300法則」指出,準備的退休金應為每月消費(包括住屋)之三百倍,若平均每月花費一萬元,則需要三百萬作為退休金,以每年四厘回報,產出十二萬生活費。

  他續言,個人投資組合應按年齡及市況作出調整,退休後建議物業佔比率為60-70%,股票及債劵各持10%,外幣及人民幣各持少於5%,其餘低風險少於10%。「我個人利用了十六個月進行退休部署,分階段吸納。」他指過去二、三年間有多次入市機會,建議以一年半至兩年時間分批吸納資產,製造平均息率三至四厘的回報,並預期資產每年升值跑贏通脹。

  政府即將推出「終身年金計畫」,林博士鼓勵退休人士參與計畫,有關計畫不需資產審查,亦不影響長者生活津貼,讓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認購五萬至一百萬元,繳付保費後即時開始每月發放保證固定年金。計畫保證向投保人提供百分之四內部回報率,由於女性較男性長壽,故男性年金率約六至七厘,女性則為約五點四厘至六點四厘,即夫妻二人認購二百萬年金,每月可獲派息及派本分別五千八百元及五千三百元。如投保人在獲發105%已繳保費前身故,其受益人將可按月或一筆過收取餘下現金。

  此外,林博士又建議信徒可考慮「安老按揭計畫」,該計畫最適合只有一層樓而沒有子女的業主,包括未補價政府資助出售單位。五十五歲以上人士即可參與,每月年金取決於何時參與計畫,樓價升可調高年金,樓價跌則不用調低,而業主或遺產繼承人清還貸款便可贖樓。惟計畫有機會影響長者生活津貼,他建議信徒先自行查核。

  林博士相信終身年金計畫、安老按揭計畫、政府津貼及醫療保險足夠退休人士生活所需,並期望政府逐步改善終身年金計畫,如在未來擴大規模、根據通脹調整、提早認購年齡、男女年金相同等。他最後分享自己早於四十五歲時已立遺囑,三分一留給女兒,三分一留給兒子,三分一作捐獻,建議長者及早立定遺囑,作更好的財務管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