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路德以前宗教改革的晨星(3)


2769 期(2017 年 9 月 17 日)
◎ 牧心世情 ◎ 范晉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威克里夫對教宗的批評在今日來說可能過分尖刻,但這正反映當時的政教的張力。他不滿教會對國策過分關注,攻擊教士過分染指世俗管治,君王在這方面的權柄應該凌駕教皇。另外,他認為基督是教會的頭,沒有一個教皇有資格稱自己為教會的頭,教皇的一言一行應當效法耶穌基督與聖彼得;他進一步質疑教皇的選立,認為樞機主教所選的教皇未必是上帝所揀選,甚至不能自稱被揀選的。威克里夫後期甚至尖銳的批判教皇不是教會的一分子,是敵基督,這造成他一生與教廷激烈的衝突。在拆毀了教皇在教會無上權威後,威克利夫以甚麼取代呢?答案昭然若揭,他寫道:「就算有一百個教皇、眼前修士盡是樞機主教,若他們被稱頌,只因他們生命符合聖經。」

  威克里夫以沒有聖經根據為由,指責教皇無上權威或教廷對國家的干預,其指責比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更為嚴厲。當他跟教廷衝突愈演愈烈,聖經作為基督教權威核心及教義的唯一規範的想法愈為明顯。他認為聖經蘊藏上帝而來的真理,不單是唯一權威,更應成為所有信徒共享的「教產」,而不應成為少數教士所壟斷的私產。要奪回屬於信徒的教產,他參考拉丁聖經武加大譯本(Vulgate),開始聖經的英文翻譯工作。早於七世紀,教會已翻譯一少部分聖經的英文,但這次要翻譯的是全本聖經。威克利夫以清晰流暢的英語完成新約的翻譯,而舊約則由其門生赫里福的尼古拉(Nicholas of Herefold,卒於1420)協助翻譯。修訂版於威克里夫死後一三八八年問世。雖然羅馬教廷視其翻譯充滿異端思想,並勒令消毀。但作為第一部英文聖經,正如路德的聖經譯本對德語影響般,威克利夫那清晰、有力而優雅的聖經譯本深深影響了日後英語的發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讀書樂】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