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宗教改革意義
 回歸聖經挑戰時代


2761 期(2017 年 7 月 23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中古世紀教會的問題,促成了五百年前宗教改革的發生,透過回歸聖經重拾教會生命力。歸正福音事工已於七月七至十日舉行「思辯宗改.薪火再傳」營會,再思宗教改革運動的意義,對應今日教會處境及前瞻未來。

  福音文化中心創設會長李健安博士從促成宗教改革運動的內外因素,再思宗教改革對今日教會的意義。他指,中古世紀教會時期長達一百年,是教會政教合一的黑暗時期,教會內部非常腐敗和僵化,東西教會亦一再出現分裂,不只是神學和學術上的分裂,更牽涉到公共及私人生活領域,使人醒覺教會不再是「神聖不可侵」的整體,成為了宗教改革的內在因素。

  內外因素促宗教改革 回歸聖經重拾生命力

  他續指在外因方面,隨着固有貴族力量瓦解,新貴族力量興起而出現新政府觀念,加上工業及商業發展、城市化等影響,社會結構出現轉變,促成中產階級。同時,知識分子為知性自由帶來抗爭,影響整體社會的氛圍,「過去一千年教會僵化,失去生命力,人的思想被教會控制,社會上的一切都以教會為中心,人民感到厭煩後,對自我和自然開始產生研究,促成了文藝復興運動。」

  文藝復興運動以生命人本為中心,主張「回歸源頭」觀念,李博士指這與往後宗教改革運動的基督教人文主義主張「回歸聖經」息息相關。人文主義的興起令語言學發展迅速,知識分子開始對聖經原文進行研究,並推行回歸聖經的運動;加上印刷術發明,令聖經快速蔓延普及到歐洲各地,促成宗教改革運動。

  「宗教改革運動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非只有馬丁德路一人能推動,背後蘊釀了許多的因素和條件,有內有外,終使馬丁路德能一呼眾山響應。」李博士強調宗教改革非馬丁德路一人之力而成,而是遇上成熟的時機和條件得到引爆。他更指有歷史學家認為馬丁路德並無意產生宗教改革運動,因其在威丁堡教堂釘上的《九十五條》是以拉丁文撰寫,並非普通百姓能明白,卻被神使用成為改革運動的響鐘。

  李博士續指,今日教會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理性時代的影響,在新時代推行用科學理性解說信仰。但他不諱言今日教會與中古世紀同樣出現僵化問題,如信徒熟背主禱文,唸唸有詞卻無心,失去了生命力,只迎合世俗化潮流。他指只有回歸聖經才能重拾教會生命力,幫助教會辨識、驗證、駁斥教會世俗化潮流所產生的復興假象,就如當時糾正了天主教的錯誤一樣,「宗教改革當時面對工業革命的挑戰,今日教會則面對資訊革命和全球一體化的挑戰,教會現正處於『捱打』的狀態,我們一定要回歸聖經,力挽狂瀾,挑戰時代。」

  中世紀聖俗割裂嚴重 清教徒經濟展現信德

  前中華福音神學院系統神學助理教授曾劭愷博士則集中分享,中世紀「聖俗」割裂的情況及清教徒當時的生活。他指,中世紀天主教信仰將自然與恩典割裂,認為只有教會是神聖,祭司是被揀選的人,地位超然。「當時教會內聚會崇拜,平信徒是不可唱詩的,因為敬拜上帝是祭司性的行動,平信徒沒有祭司地位,只有被呼召出來的神職人員,或分別為聖的詩班才可參與。」此外,由於平信徒被看作為世俗的一羣,故他們一年只能領一次聖餐,且只能領餅不能領杯。

  「聖俗」割裂的情況亦從當時的音樂中可見一斑,宏偉的教堂中餘音裊裊,信徒在宗教音樂感染下深受感動,但由於聖詩以單音唱出,他們根本不明白內容,更無法在現實中實踐出來。「一般而言,信徒在家裏也不能唱詩,因為那是屬於教會的,是『聖』的東西,怎麼能在世俗的生活中褻瀆它呢?」所以,平信徒離開教會後,全是聽遊唱詩人的音樂,內容大多描述宮廷性生活、未婚男女在野外偷情的荒淫故事。雖然信徒知道聖經禁止這些罪行,但卻可用禮儀解決,例如到神父前告解及背誦主禱文和玫瑰經便可赦罪。

  由此可見,教會生活與日常生活完全割裂,由於教會是「聖」、生活是「俗」,故信仰對當時的信徒而言十分形式化,即使在神學方面亦有「聖俗」割裂的情況出現。他表示,當時神學家用理性理解自然、靈性看待真理,將自然與恩典被割裂成兩個不同的範疇。

  後來文藝復興時期興起人文主義,人們着重腳踏實地看歷史上的現象和文獻,他指加爾文和馬丁路德的共通點均是追本溯源,以恢復聖經原貌為宗教改革目的,這點與文藝復興主張「回歸源頭」的精神符合。其中,路德提出「信徒皆祭師」正是反「聖俗」割裂,強調日常生活與事物的神聖性;加爾文則強調自然與恩典並非割裂,信徒可在自然和日常事物中尋找上帝的榮耀。

  「十七世紀,有清教徒提出返教會不只是敬拜上帝,而是聽到上帝僕人傳講上帝話語,目的要是信徒把真理活出來,每天都要分別為聖。」因此,牧者的角色是裝備信徒在職場中回應呼召,他們亦認清各行各業均屬上帝的呼召,不同等級的工作在上帝眼中都是一樣。所以他認為,在清教徒眼中,工作是享受和榮耀上帝的媒介之一,並且相信必須藉服侍人來事奉上帝,而非只顧靈修祈禱。他又指,資本主義下的社會貪婪,人們對物質追求愈來愈多;反觀清教徒的經濟倫理核心卻相反,他們不以自身利益作首要考慮,財產也非留給子孫讓家族富有,而是幫助有需要的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