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福賭徒復康中心辦講座
 探討受癮好困擾家庭出路


2721 期(2016 年 10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工業福音團契問題賭徒復康中心已於十月六日舉行「奴役與自由—受癮好困擾家庭的出路」十五週年講座及工作坊,由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及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葉漢浩博士,從牧養神學向導探析癮好問題。工作坊亦就癮好與精神健康、教會牧養、青少年及小組工作進行討論,有約八十人參加。

  禧福協會會長劉達芳博士指出,歷史以來對「癮」有五種不同看法。在一九三零年代有沈溺行為的人會被當成罪人,認為是道德上的錯;一九三零至一九五零年期間,學術界視「癮」為一種病,並為沈溺者進行心理分析、遺傳因素、心理特徵等研究。後來,「癮」被視為性格及心理問題,有學者認為有些人的遺傳因子有沈溺性格,較容易上癮;亦有認為沈溺是一種行為漸成習慣,經歷過程才上癮,其中涉及一個人對事物的耐藥力(tolerance)、出現「癲癮」現象、喪失意志力及專注力的扭曲。

  她續指出,後來有家庭體系理論的出現,認為沈溺行為是源於家庭的多代影響,而家庭因素是沈溺行為的起因,亦導致行為持續。劉博士認同家庭對沈溺者影響莫大,她分享曾有傳道的兒子沈溺打機,傳道選擇與兒子一同打機,從而建立溝通,令兒子感到無條件接納和愛,最後自願放棄打機,努力後成為設計師。她亦言,蕭如發牧師曾提出戒賭四守中亦有家人的幫助,包括「個人持守、信仰持守、家人看守、肢體攜守」。

  一九七零年,開始有屬靈因素治癒研究,後來擴展到不同性別、種族和文化的範疇中,她認為關顧沈溺人士需要從靈性層面着手,亦是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在神學立場而言,當人在神以外,希望找到唯有神才可給的東西時,人就陷在沈溺中,「大部分人都總有一些沈溺,有人沈溺工作、購物、貪吃及衣著等,而我們幫助別人前,最重要是掌握自身的沈溺,才能明白他們。」她指,可以從自己不開心時,為填補空虛而找的代替品來了解自身的沈溺,而人通常找安全感、刺激及成就感等等。她最後提醒教會必須關注人的靈性需要:「健康的教會產生健康的家庭,健康的家庭產生健康的信徒。」

  防備黑暗社會 使人看見教會

  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葉漢浩博士指出,奴役的本質是操控與服從,並將一切變成理所當然。然而奴役本身很狡猾,就如羅馬時期的奴隸制度中,設有高級奴隸,製造出美麗的謊言讓奴隸甘於被操縱。他亦言,參與賭博的人並非蠢,他們相信有回報,但營運者會在其中美化增加賭博的刺激感,「健康的人也會進入賭博中,是因為他們看不見賭博的陷阱。」賭徒亦看不見自己的錯,常認為別人不給予他們機會多博一次,而最重要是他的看不見生命真正的價值來源,才選擇透過賭博獲取虛假的自我肯定與價值,他們在生活中看不見盼望,只看見賭枱上的機會和可能性。

  葉博士不諱言,不少賭徒年輕有為,外表斯文,眼有神采,他認為賭博背後是社會結構性的罪惡,「資本主義世界將所有工作分工合作,令人變成微不足道和刻板的工具,從中找不到生命的滿足感,於是上網尋找賭博取得滿足感。」他亦指出,教育制度無法建立人自我價值的肯定,加上貧富懸殊持續,住屋問題無法解決,容易令人失去盼望,進入黑暗。

  他強調賭博不是個人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問題的縮影,因此信徒需要防備黑暗,教會需要讓擔起「使人看見」的角色,用信望愛讓人重新看見生命的可能。他鼓勵教會除了舉辦宗教活動外,應花更多時間建立信徒與非信徒的使命,包括幫助人重建家庭關係和信徒真誠互信的關係,並且幫助信徒建立自我價值,既不是灌輸世界所定的價值,也不是工廠式為他們製造一式一樣的「使命」。他最後呼召教會成為一間使人看見的教會,與被奴役者同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