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資助,等於接受監管—
基督教幼兒教育的危機


2720 期(2016 年 10 月 9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下學年起推行的「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畫」九月中旬已截止申請,至今教育局共收到七百四十所幼稚園申請,約佔全港合資格幼稚園的九成六。餘下少數不參加的,主要是因為不想其財務受到監管,從而保持資金運用的自由。香港許多歷史悠久及信譽良好的幼稚園都是由教會主辦,當中也有申請參與這個計畫,未知她們有否意識到等於交出自己辦學的主導權?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免費幼稚園計畫推行後,政府用於幼稚園教育的開支料將大幅提高,由現時每年平均花四十億增加至接近七十億。按照政府一貫的政策,錢給了你,你就要向政府問責。以後參加了這個計劃的幼稚園,將全面接受有關當局的「監管」,不論是師資入職、員工評核、課程設計、地方運用、財務管理,但凡大小事務也要年年向教育當局交代。

  不少辦學團體對這個免費幼稚園計畫趨之若鶩,是因為想借此提升及劃一教職員的薪酬,改善其薪酬條件,從而挽留人才,減少不必要的流失。這個看法其實很狹窄及短視,只要看看香港所有中、小學的老師,不錯全部都是由政府出糧,可以說是百分百「薪高糧準」,但有沒有因而「提振」了他們的士氣?抑或剛好相反,正因是由政府出糧,所以年年要疲於奔命的接受大大小小的評核考職,從而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將原本為人師表春風化雨的「初衷」磨平,剩下一種生產成績的注意力。

  一早接受了政府的監管,從香港社會其他方面的經驗去看(不單是教育方面的大、中、小學;也有醫院、社福機構、公共房屋等等),就等於從此接受了管理人接管(management take-over)。再從教育去看,以前政府(港英時期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只提供基本的資助或津貼,辦學權是分享給辦學團體。但九十年代以後急轉直下,教育由政府官僚和商界人士共同話事,由原本的「知識為本」(knowledge-based)的教育改為「能力為本」(ability-based)的教育,至於誰去評核甚麼「能力」最重要,也多是由商界人士及一些「專家學者」去決定。

  香港的幼兒教育,以前多由有心的教育家去辦。教會開辦幼稚園、幼兒院,秉持着「有教無類」、「耶穌愛小孩」的美善價值,聘請了一批受過基本訓練而最重要是有愛心的老師。這份「小國寡民」的簡樸氣質,數十年來培養出無數的人材。但幾乎可以斷言,一旦接受了政府的資助和監管,這美好的日子將永不回頭,下一代的小孩子連首三年的幸福學習生活,大概也會漸次失去。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