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閱讀〉


2700 期(2016 年 5 月 22 日)
◎ 閱讀起動 ◎ 王礽福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現在的人都不看書。」

  「好多人都寧願讀電子書了。」

  「香港是文化沙漠﹗」

  這些可能都是我們對於現時香港人閱讀狀況的觀察或印象,其中有多少是實情?於剛過去的四月十五日,香港出版學會舉辦「全民閱讀@香港」記者會,會上公佈一個關於香港市民閱讀習慣的調查結果,並作分析介紹。調查結果裏有幾項要點,值得我們留意。

  大家都不看書?

  按調查結果顯示,我們是少閱讀,而並非完全不讀。少到甚麼程度呢?三十歲以下的受訪者平均每週閱讀時數為兩小時,三十一至五十歲的則是三小時,五十歲往後的有四小時;整體而言平均只有三小時,換言之,是每日半小時的閱讀量也沒有。

  大家都愛電子書?

  愈來愈多電子書平台投入市場,或者令很多喜歡紙本書的讀者都興起慨嘆。而今次調查顯示:同一本書有紙本及電子兩個版本,肯定會購買電子書的讀者只有約22%,而近七成人選擇紙本。這項數字還可以與其他相關題目一併思考:大家在網上讀甚麼?佔最大比例的是新聞及評論(44.4%),其次是社交媒體貼文(29%),電子書只屬少數(15.8%)。或者是時候更新一下我們腦裏的印象了吧?

  香港是文化沙漠?

  香港文化的功能傾向一直為不少人詬病。今次調查的一個有趣發現,就是香港人閱讀主要為「增加知識」,其次就是「娛樂放鬆」;十八歲或以下的年青人更是以娛樂為主,但十八歲以上的人剛好相反。最令人意外的是,在三十歲以下的羣體,「文學小說」都是主要的選擇,而在三十歲以上的羣體,較具功能特質的書類(旅遊、養生、金融和語言學習等)才慢慢超越文學小說。

  這樣看來,我們很難用簡單方式總結香港人的閱讀面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香港人的閱讀興趣從中小學之後就不斷流失。當日,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謝錫金教授指出,香港學童的閱讀能力在全球排名很高,但閱讀動機最低。這反映一個實況:沒有學校推動就不讀書——與調查結果相同,在職閱讀比例較低。因此,要推動閱讀,首要還是提升成年人的閱讀興趣,家長能夠以身作則;否則,下一代的情況堪虞。

  觀察閱讀面貌可以窺見一個地方的人民質素,文化底蘊和競爭力高低,也是教育成就指標。在香港,我們仍需花更大的努力來推動閱讀。因為在我們身邊的話題普遍是娛樂新聞、美食和旅遊資訊;不如從今天開始,我們嘗試問問朋友:你今天閱讀了甚麼?藉此凝聚閱讀氣氛吧﹗

  王礽福(宣道出版社社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