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青少年自強之道


2693 期(2016 年 4 月 3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日本動畫《風起了》,這名字源自法國詩人Paul Valéry的名詩《海濱墓園》兩句:「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英譯:The wind rises!You must try to live.)

  近來社會關注青少年自殺的問題。自殺現象其實是一個錯縱複雜的問題,既有個人的因素(例如性格失常、精神病態性的原因),也有時代和社會的背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曾著有《論自殺》(1897年)一書,提出自殺的四種類型:利己型、利他型、失範型、宿命型。香港關心青少年自殺的人士,多數把自殺歸咎於外因,很少看到香港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和心理質素,已有陷於涂爾幹所說「失範型」和「宿命型」的危機。

  台灣社會多年前興起過一個名詞叫「草莓族」,意思是指近廿年出生的新一代,因嬌生慣養,又長大於物質過分充裕的社會,已變得精神萎靡,外表像「草莓」(Strawberry,即士多啤梨)般美艷,內裏卻脆弱不堪,稍稍加力已被壓扁,毫無迎難而上之力。

  許多人常驚訝猶太人為甚麼那般堅強,幾千年來歷盡國破家亡、顛沛流離之苦,二次大戰後立國,又置身虎視眈眈的列強之下,但仍莊敬自強、不屈不撓,其堅靭的祕訣究竟在哪裏?

  原來猶太人的小孩子,自幼除接受軍訓式的體能鍛練,同時又藉着閱讀舊約聖經的《傳道書》,幫助他們作好思想準備,迎向生活中不問自來的逆境和挑戰。我們常以為舊約的《傳道書》是給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讀的,彷彿歷盡千帆,幾近看破了紅塵,才適合讀讀《傳道書》以解慰,這其實是很大的誤會。

  猶太人很聰明,他們深知道人若要學會堅強,必須趁年輕時明白人生的道理。《傳道書》指出存在的虛無性和荒謬性,正是要戮破生命彷似一場家家酒(「煮飯仔」遊戲)的神話,以為大家開開心心玩一場就可以。傳道者指出,生命危機四伏,完全不在人的掌控之下。

  例如是否聰明有本事的人,就事事順遂呢?傳道者說:「快跑的未必能贏,強壯的未必戰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聰明的未必得財富,有學問的未必得人喜悅,全在乎各人遇上的時候和機會。」(九11)這提醒我們要謙遜,凡事留有餘地,不要以為成功是必然。

  但是否如此,我們就樣樣沒有所謂,任由上天安排呢?傳道書又說:「早晨要撒種,晚上也不要歇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前者或後者,或兩者都一樣好。」(十一6)凡事盡力而為,但將結果交託上主,不執着於即時的成效,這也是心靈健康之道。

  傳道書也提醒人從來不是靠自己的,人一定要有朋友,有生命的同行者。「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他們勞碌同得美好的報償。」(四9)這年頭很多青少年缺親緣、缺友緣,內心很孤單,這也容易走上輕生之路。

  因此,教會以及教會辦的學校,若要推行生命教育,可不要忘記兩個基本元素;一是體能鍛鍊,二是藉以《傳道書》帶出的人生教育。兩者皆比教育局建議的所謂生命教育更加全面和深刻。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