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和以外的信仰探索
多角度審視基督徒身分價值


2633 期(2015 年 2 月 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舉辦的「復和以外—後佔領時代的信仰探索」已於一月三十日舉行,出席講員包括葉菁華教授、陳龍斌教授和龔立人教授,他們以聖經角度透視雨傘運動與神學的關係,提醒基督徒重新審視自己的身分和價值。

  葉菁華:復和必先尋求真相

  葉菁華教授引述《以弗所書》指,上帝藉基督與人復和,以至不同種族、階級或性別的人都可在主內同歸於一,信徒們應竭力保持和珍惜這個上帝的恩典,並要時刻緊記這份盼望。他認為復和不是維穩或對違反公義之事忍氣吞聲,而是要了解現實情況,在具體的社會處境中進行。「因此,談復和不能忽略政經權力關係,也要分辨是非善惡,例如雙方的權力關係是否對稱?誰是強勢和弱勢的一方?當中有否壓制、扭曲和暴力的情況出現等。」他表示,衝突發生必然有人傷害了對方,因此復和過程需包括認錯、回轉、寬恕和重建關係,但他強調認錯前雙方需對事件有基本共識,所以尋求真相是復和的先決條件。

  葉菁華教授以南非成立「真相與復和委員會」為例,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後,相關人士需在聽證會上承認自己的過犯,而並非對虐待黑人的罪行既往不咎。他提醒會眾,溝通過程會否受到蓄意或無意的扭曲,因此溝通需考慮整個社會的狀況,不可單看個人事情,藉此建設公義和平的社會。

  他明白爭取社會公義並非易事,但基督徒至少可在羣體中,締造一個不易被打壓和公開對話的環境,用愛心說誠實話。「我認為聖餐十分重要,因為這是肯定我們成為耶穌基督的身體,肯定我們是主內同屬一體的屬靈事實,這不會因政見或種族不同而消失,透過同領聖餐,我們盼望萬有復和,在基督裏同歸於一的景象,不會輕易對現實妥協和接受。」

  陳龍斌:古今對照說聚散

  雨傘運動期間,很多信徒對聖經教義都有不同詮釋,陳龍斌教授認為,教牧應探討運動與神學的關係,重新檢視閱讀聖經的方法,了解自我的限制。第一是重視聖經處境,他表示耶穌選擇道成肉身,具體生活在羅馬和猶太人中,因此道與肉身的關係是了解聖經的重要概念,所以信徒必須研究社會歷史趨勢,借助考古學和古典學的知識,了解聖經的古代處境。

  第二是重現聖經相遇,他指聖經保留了多重聲音,當中既有復和又有抗爭的信息,但這不一定等於上帝的聲音。「很多人讀經時,停留在以現代處境去理解聖經的層次,他們只看到自己與生活的關係,卻不關心歷史批判,結果變成自己一個在思想世界中對話,變相淪為『作者已死』的局面。」他表示,真正的聖經詮釋應是古代與現代處境的視野融合,研讀聖經的重點應放在耶穌怎樣面對壓迫和挑戰,例如耶穌道成肉身,勝過肉身的限制,這是從古代處境當中的超越;耶穌出身是基於聖靈感孕,提醒我們了解道和肉身的關係必須依靠聖靈工作。

  最後是重演聖經神學,陳龍斌教授指舊約由亞伯拉罕被上帝呼召,是身分上新的想像;出埃及時經歷十災,上帝用會幕在當中建立以色列民的新身分,隨後以色列被列國侵略,人民進入散居處境,不能再有會幕和從前上帝的神權,因此他形容整個舊約精髓就是從舉傘到聚散。

  龔立人:服從上帝完成本性

  隨着社會上矛盾加深,香港人與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問題不絕於耳,龔立人教授提出忠誠是將相對的事絕對化,排斥了其他事,因此人民對本土或國家的忠誠,均有機會成為偶像崇拜。「正因忠誠出現排他性,我們應思考有否一個更大更普世的價值,以至不會出現偶像崇拜的情況,當中牽涉神學的討論。」他表示,耶穌在世時宣揚上主國,復活升天後自己則成了上主國,當中講述對外邦人的開放、釋放使人分離的規則、社會邊緣者的國度和在耶穌的團契中,這些都是一種開放普世的價值,並無強調排他性。

  「有人說基督徒只需愛教會,不應愛國愛港,卻忘記了愛國家和本土同樣是人們的本性,上帝恩典充滿我們,不等於要取代本性,而是透過本性體現上帝的創造。」龔立人教授強調,人的本性並不完整,必需依靠上帝的恩典去完成,因此「黃絲帶」和「藍絲帶」本性也可以是美善,但需將自己服從於上帝,求衪幫助我們完成本性,避免變成偶像崇拜。他重申,人們可選擇立足香港或中國,甚至站在不同角度看事物,但重點是能否走出特定,邁向和擁抱他者,從而完成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