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社會中活出靈性
 作「仁者」開放立場


2604 期(2014 年 7 月 2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當前社會正面對嚴重撕裂,教牧或會遇上信徒談論社會課題,作為教牧應選擇沈默還是發聲,和睦還是抗爭,可能會有不同的領受和做法。加拿大懷雅遜大學管理學終身教授陳孟賢博士在七月九日,於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舉行之「社會撕裂中的公共靈性:和睦與抗爭」對談會中,建議教牧回應社會事件時應當「仁者」,開放立場,作安慰同行的角色。

  陳孟賢博士指出,不單止香港,全世界教會都在面對公共靈性的挑戰,又以加拿大為例,政府將公立學校去宗教化曾一度受極大爭議,同性戀、墮胎等問題亦然。他續言加拿大教會公共靈性的關注主要在貧窮人、土著、新移民等問題上,說:「教會會作呼籲性的行動,例如登報聲明,有時會引用聖經,有時會引用數據引起公眾自己回應。道德責任需要羣體承擔抗衡,個人不能抗衡,只有羣體才能抗衡羣體。」但他不諱言,近年教會對貧窮問題的關懷只着眼於後果而不顧原因,只參與救濟工作,不公平制度仍然未能解決。

  教牧仁人當使人和睦

  「我們的信仰定位需要超越一時一地的政治爭論,身處在那個時代總會視當下關注的問題為『天咁大』,但在歷史長河中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左傾沒有靈魂,右傾也只會騎劫教會。」陳博士提醒教牧的視野要更宏觀,要從永恆的信仰角度來思考當前問題。他建議教牧探討公共靈性時不要輕易選擇一個立場,而應站在信仰立場上,不做「智者」教導政治,而做「仁者」安慰同行,在教會中作使人和睦的角色,讓不同意見的會友不會因政治立場而關係破裂。但他坦言,今日其中一個困難是教牧和教會領袖已有既定的政治立場,選擇了傾向,以致不能擔當「和事佬」。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認為教牧思考時不應將事情「一極化」,他又以「行公義,好憐憫,謙卑與神同行」指出公共靈性應由這三方組成,即參與改變社會的行動、參與恩慈救濟行為、與神與人和好,而且是不斷循環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靈性,他解釋:「與神同行的個人關係是靈性表現,但也不能與行公義分割,而謙卑即是參與者沒有既定答案,開放地讓神介入其中,可以改變立場,不會是我贏你輸。」

  他續指,行公義是靈性在世的行動,將神的主權帶進世界,有時會用到抗爭手段去爭取改變制度。他以俄巴底匿藏一百個先知並供養他們飲食是「溫和」抗爭者的表現作例,鼓勵基督徒面對強權時,即使不做激進的殉道者,也可作忍辱負重的俄巴底,在關鍵時刻站出來。除此,胡牧師提到當時還有七千個羣眾未曾向強權低頭,拒作順民,這班羣眾決定了歷史。

  和平之子以愛化解恨

  胡牧師引述馬丁路德金和劉曉波的言說指,「好憐憫」不單要愛貧苦和弱勢的人,更要愛仇敵,以善報惡,用最大的善意對待政權的敵意,以愛化解恨,為仇敵祝福和祈禱,才能打破仇恨的循環。他說:「香港可能不斷製造敵我分化,教會要超越鬥爭思維,以愛化解恨。」他鼓勵教牧學習與仇敵共處,與神結連面對仇敵來操練靈性。

  胡志偉牧師認為教會內一定有正反立場的會友,但他認為不應把時政帶進崇拜講道,反應在額外時間舉辦講座或對談會,邀請不同立場人士作嘉賓,讓會友有充分空間互相發表意見和作理性交流。有與會教牧表示擔憂自己對政治了解不足,難擔起和平之子的角色,胡牧師鼓勵教牧進行第一身了解,例如以學習者的身分親赴遊行現場,了解過程,能避免媒體不全面報道而帶來的誤解。另外可個別接見會友,為他們代禱記念,表明關心和支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