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的傳奇—循道衞理如何聯合


2584 期(2014 年 3 月 2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是一個在香港致力於結合宣教牧養、學校教育及社會服務的宗派教會。多年來,循道衞理教會一直勇於承擔信仰使命,積極回應時代需要。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的故事,與香港的故事差不多同步發展。要回溯這個故事,便得從一百五十多年前說起,那時候,在華的循道公會和衞理公會是兩間同宗,但卻是獨立分開的教會。他們在組成聯合教會的過程中,每個發展的重要轉捩點,都見到上帝的足跡。

  一八五一年一月,上帝先差遣英國循道會義務教士俾士(George Piercy)到達中國向中國人傳福音,俾士回應上帝的呼召,自費來到香港,揭開了香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的序幕。未幾,俾士轉赴廣州傳教,在極困難的處境中,建立教會,為循道會在華南地區的工作,奠下良好基礎。

  香港島雖然早在一八四二年便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但是其與華南地區仍維持着密切的關係。一八八二年,上帝感動十一位從廣州及佛山來港的循道會信徒,使他們看見香港地區沒有華人循道會堂,乃聯名要求廣州教區議會,協助建立教會,是為循道會在港開基之肇始。後來,香港發展成為華南教區轄下七個聯區之一。循道會在港初期,先後在中環威靈頓街、西營盤高街、灣仔等地東遷西徙,一九零六年在鴨巴甸街建立會堂,並在鄰近地區成立支堂。一九一六年,再遷至堅道。及至一九三六年,香港堂落成,標誌着教會發展的新里程。至於英語循道會,則早於一八九三年在港島馬己仙峽建堂,為循道衞理宗在香港之第一間堂會。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香港在獨特的政治社會生態下,進入歷史的新階段。政治形勢的變化,使香港循道公會脫離華南教區,獨立發展。而一直沒有在華南地區工作的衞理公會,本身是美國差會背景,亦於五十年代初遷港。由於大量難民南遷,人口激增,給香港造成巨大的社會壓力,房屋、教育、衞生和治安等社會問題籠罩着香港。此時,許多原先在中國內地工作的基督教宗派亦紛紛撤至香港,香港地區成為全球宣教資源的密集中心。各宗派教會目睹社會的急需,乃積極參與,向許多有需要人士伸出關懷之手,基督教在港尤是取得急劇的發展。香港循道衞理教會的故事,在五十年代即揭開其多姿多采的新一頁。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是個難民社會,低下階層每天均生活在困境之中。面對社會的不同需要,上帝感動循道和衞理公會積極探索如何實踐基督信仰,見證福音大能,按上帝的心意走入人羣之中服侍。其中值得我們述說的工作包括:

  服侍遷港信徒,拓展天國福音。中國政權轉易,原先在華南地區操粵語的循道公會信徒,以及來自上海、福州等外省地區的衞理公會信徒,在戰亂中顛簸南逃香港,他們要在新的環境中適應生活,循道、衞理教會在這時段使他們在港不僅得到適切的牧養,更能在困境中學習彼此支持,在香港延續及拓展福音使命。

  興辦教育,利民牧民。循道、衞理公會在五、六十年代,先後興辦了多所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值得一提的是其在石硤尾、官塘、橫頭磡、藍田、大窩口、黃大仙、李鄭屋等徙置區,特為貧苦學童而設的天台及新區學校,解決了大量適齡學童的失學問題。基本上,宣教工作亦隨即展開,為青少年以至幼童,提供靈性教導。

  救濟難民,不遺餘力。循道、衞理教會在差會及海外救濟組織的支援下,積極參與本地各種救濟及福利工作。其中較特別的,是為了安置一些居住在山邊木屋的難民而興建的衞斯理村、亞斯理村、愛華村,以及為大埔元洲仔漁民而興建的愛德漁村。此外,循道、衞理教會亦成立了多所社會服務中心,進入社區,見證基督。

  可以說,當時循道、衞理兩間教會在五、六十年代,從來沒有忽視各種人士的需要,並在關懷與付出中,奠下日後宣教路線的基礎。

  由於宗派背景相同的關係,循道、衞理公會在五、六十年代開始,在各自發展之餘,亦已謀求事工的合作。一九七零年一月,在上帝的帶領下,兩會通過聯合草案,並成立委員會積極研究有關建立聯合教會的步驟。一九七五年,循道公會及衞理公會正式聯合,成為「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實踐了耶穌基督合一的要求,在華人教會歷史上,寫下了畫時代的一頁。至於原本隸屬英國循道公會的香港英語循道會,亦於一九八八年正式加入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成為英語聯區,見證了合一的整全性。

  今日回望這時段的歷史,確實是上帝帶着英國循道公會和美國的衞理公會,雙雙到達中國內地,再先後南下香港,並以此為基,最終結成聯合教會,這實在是上帝的大能作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