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爭拗中牧養
 分清對外內信息


2552 期(2013 年 7 月 2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面對中港矛盾日深、本港管治陷入亂局,堂會面對不斷湧現的爭拗,如同志運動、碼頭工運、佔中行動、七一遊行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於七月十日舉行「時事爭拗中──適切時代的領導和牧養」,探討教牧如何應對紛擾的意見,持守真理,並能作出合宜的領導和牧養。

  香港浸會大學珠海分校協理副校長陳孟賢博士認為教會領袖不應該當政治領袖,而應當精神領袖,說:「教牧應做自己專長,不須要求自己做專業的時事評論員,面對時事議題時輕鬆一點,容許自己犯錯、補充、更正,信仰見證才是最好的社會見證。」

  他回看歷史中各時期的教會領袖如何處理政治關係,在初期教會的信徒選擇以愛心行善、受苦見證、至死忠心的模式來面對政治,他們拒絕跟隨其他國民崇拜國家和管治者,受迫害仍然選擇順從神,即使被官員懲罰,他們受罰後仍是滿心歡喜的離開。他說:「他們雖對效忠對象不妥協,但從沒仇恨政府,反倒為管治者和迫害自己的官員祈禱。」經歷時間洗禮後,他們的見證感染了帝國,直至第四世紀他們不再被敵視,陳博士認為:「這種以柔制剛、潛移默化的模式,最終起了革命性的力量。」

  主後四世紀後的一千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由被迫害的羣體變成社會既得利益者,進入「政教合一」的模式。最後教權比皇權更大,漸漸出現腐化墮落、道德敗壞、異端裁判所等,教會成為政治團體,最終成為一大歷史教訓。後來馬丁路德推行「政教各有任務」的模式,但最終教會選擇尋求政府庇護,附屬於國家未能並存。然後加爾文再提倡「改造模式」,利用國家機制來使社會基督化。最後重洗派出現,提倡「抗衡模式」,認為世界與神是對立關係,聖與俗應分開,在世而不屬世。

  他反思說 :「五百年前教會聲音太大,於是提出政教分離,為讓教會獨立自主,為真理發聲,作社會良心。相反,今日教會被世俗化邊緣化,聲音太細小,教會應重拾先知批判的角色,謙卑地批判社會不公義。」曾居加拿大的陳博士認為信徒與未信者在政治上期望的答案不一,如在同志議題上未信者傾向關注人權。他以加拿大及西方教會為例,當地常以左傾和右傾立場對政治表態,但他認為左傾的人本主義是排斥信仰,右傾立場是狹隘的騎劫了宗教立場,故他認為兩方也不理想,信徒無須選擇站在任何一方。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指出香港教會近年面對多方面的衝擊,如中港價值緊張化、貧富懸殊經濟利益兩極化、同志運動白熱化、資訊自由即時化。教會內部立場紛紜,年輕一代着重自由平等,中年信徒堅信順服,結果造成價值衝突,而教會對外表述立場時因網絡惹來媒體把訊息擴大。

  胡牧師直言教牧對政治可選擇不聞不問或全面參與,也可選擇性地參與,適時發聲,但他說:「若教牧選擇性地發聲,如突然出現批評同志平權,其他人就會問為何平日教牧不批評政府,甚或被視為親中。」他提出六個教牧可參與政治的方式,包括臨在、宣講、禱告、透視、抗議及和睦,其中臨在和禱告較易實行,他以聲援碼頭工人及舉辦海難祈禱會為例,實行時一般爭議性較少。

  「當討論混淆對外和對內,最後都沒有好結果。」他嘆息說,並舉例指他支持反賭博合法化是對外的社會政策立場,但不會在教會內反對教友打麻將。所以他鼓勵教牧處理爭議性問題時,在公共討論中要用對方明白的語言作溝通,並透過聖經、傳統、理性、思考後給於教友嚮導。他最後亦提醒在社交網絡等非面對面平台討論時事時,要避免作深入的討論,因為有理難說清,字裏行間容易被誤解,故盡量不表明個人立場,並要避免任何人身攻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