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關注同志平權動議聯署
 蔡志森:非反對諮詢只是關注


2517 期(2012 年 11 月 1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十一月七日立法會討論由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提出動議之《同志平權:促請政府盡快就立法保障不同性傾向人士的平等機會及基本權利展開公眾諮詢》議案,當日早上家庭倫理關注網絡派出由社福界、家長界、教育界、醫護界組成共十二名代表,到場向立法會議員遞交由成員之一的明光社所收集共25,480人及143個團體(截至十一月六日早上十時三十分之聯署),題為「關注立法會同志平權動議對言論及教育自由影響」之聯署,而該動議最終被否決。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表示是次聯署僅發動八、九天時間,能湊集逾二萬個簽名,足夠令政府、立法會和社會清晰知道社會上有人擔憂和關注該動議。聯署由十月二十九日晚上開始至十一月八日上午截止,共收集28,736人及156個團體簽署。本報統計發現,個人聯署中,僅有約3.43%傳道、約1%牧師、約0.2%神學生之署名簽署,當中並無以神學院教授名義簽署。出現教牧名義聯署人數不多的現象,蔡認為:「這證明聯署不是單單是牧者意見,有不同界別、背景的人參與,反而令人除掉只是宗教問題的錯覺,讓市民知道這是社會問題。」但他估計今次聯署仍以信徒為主,知悉渠道包括透過各大基督教教會、機構發信及網上聯繫等,因此他相信教會網絡較易接觸到聯署信息。

  他又澄清明光社並非要反對諮詢,只是關注動議及反對立法,因他認為修改現行法例就能改善同志被歧視的情況,他續言:「其實香港很少人會特意針對同志,反而是同志主動對抗為多,就如上年有同志闖入明光社辦公室半小時擾亂。我反認為現時社會愈來愈多人接納同志,議員和歌星相繼『出櫃』更得到社會喝采,若然立法只是封殺我們的言論。」不少民主和人權人士為同志站台,蔡指對於組織為同志爭取合理、合法權益並無意見,但若是新增法例特意保障同志就有保留,因為影響深遠,他又質疑:「同志是真的受到歧視還是想得到身分認同呢?」

  對於外界有批判明光社文件中附註個案斷章取義,他回應說:「我們以嚴謹態度處理,亦附有相關連結,個案只是精簡,亦看不見有錯誤引用或歪曲事實。但細節字眼我們正研究如何補充得詳盡一點,相信只是觀點角度不同所引來誤會。」

  他透露明光社在未來會加強有關同志方面的教育工作,並計畫採取「train the trainer」(先培訓訓練者)的方法,教牧是他們首要的目標羣。他亦指香港教會投放在同志事工的資源相對較低,教會和機構在未來應增撥更多資源,關心尋求幫助的同志,除了彰顯律法和公義外,亦有愛心,不單是道德批判。

  基督教團體對同志平權動議亦有不同聲音,由崇基學院神學院部分學生和校友自發組成的「Queer Affirming Fellowship」,日前亦發起「拒絕恐同聯署,邁向平等社會,回應明光社發起之網上聯署」聲明,認為明光社之聯署試圖透過「偷換概念」,阻礙公眾討論同志平權,並謂聯署列出的憂慮和威脅,卻缺乏充足的理據,文件認為「按我們對基督教信仰的理解,我們認為不同性傾向的人士皆是按上主的形象被造的,因此同樣有能力和自由追求真摯的愛與被愛,也應該享有最基本的尊重和身分肯定」,最後促請教會羣體有責任和使命促進社會平等,邁向沒有歧視的社會。另亦有一羣基督徒針對明光社之聯署,在網上發起「我是基督徒,但明光社不代表我!」聯署聲明,勸籲明光社放下成見,使神的愛普及萬民,並與香港人攜手建立一個友善和沒有歧視的文明社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