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眼中的孩子


2513 期(2012 年 10 月 21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本港兒童特殊學習需求大,研究發現每十名兒童就有一名有自閉症、過度活躍症、專注力失調等特殊學習問題,但輪候公立評估及治療動輒要幾年,有情緒障礙症兒童更被誤當為輕度弱智,錯過兒童一至六歲的黃金治療期。」《蘋果日報》15.10.2012

  一位資深的兒科醫生說,他行醫四十多年,發現近十幾二十年的兒童出現了很多怪異的病和情緒行為,其中不少更是前所未有,他慨嘆說成因極可能源自生態環境的因素(空氣、食物、奶粉等)、母親懷孕時的體質和情緒狀態,與及幼年的家庭教養模式。

  大概是特殊兒童的問題浮了面,許多父母更是杯弓蛇影,一看見孩子有些甚麼「特殊」的表現,就想找專家評估,以確定孩子是否有問題。舉例說孩子坐不定,常常走動,就以為他患有過度活躍症;孩子喜歡發呆望窗,就以為他是自閉症;孩子不愛說話,只懂講單字,就以為他有言語障礙;孩子翻閱故事書,不肯逐頁順序去揭,而是東翻西翻的,又以為他患有專注力不足。總之父母被孩子的行為表現嚇得神不守舍,午夜夢迴驚醒以為自己誕下個特殊兒童,一定是前世做了甚麼錯事。

  其實所謂「特殊」與「正常」,只是統計學上平均數值的差異,沒有甚麼大不了。就以時下最常見的所謂過度活躍症(又稱「過動症」)為例,其實甚麼才算「過度」呢?每三分鐘就要站起來走走?抑或每五分鐘?那些專家又憑甚麼標準去取捨呢?事實上孩子就是坐不定的,否則一般小學每堂上課的時間就不會指定是三十五分鐘,它大可規定每堂最少一個小時。

  孩子有多少「特殊」本來也是好事。翻閱歷史,凡是天才都多數曾被人誤認是「問題兒童」。像畫家梵谷和達里,更被當成患有精神病。著名電影《閃亮的風采》裡的那位天才音樂家,從小酷愛音樂,荒廢了學業,被父親棒打,以為他有反叛行為,結果反而成為大材。

  福音書記載耶穌的門徒也曾驅趕一群兒童,大概他們都在喧嘩,彷彿患有過度活躍症似的,但耶穌喝斥門徒不要阻止這群孩子,反倒提醒他們將來若要進天國,除非具備小孩子的樣式。耶穌如此喜愛孩子的與眾不同,我們還有甚麼擔憂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