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媽媽的迷思


2464 期(2011 年 11 月 13 日)
◎ 童話人間 ◎ 林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好友告訴我,她不能再到查經小組了。「本來想再適應一下,堅持多兩個月的,但那天在辦公室時,忽然暈倒了。」她沒想到,竟然捱出了病來──她的孩子剛升上小一,連她自己也需要極大的適應。自從九月以來,她已睡眠不足,後來更是愁眉深鎖,精神恍惚。

  另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放工後匆匆吃個晚飯,便和剛上小一的大兒子入房檢查功課,留下外傭姐姐照顧四歲的小兒吃飯。小兒捨不得媽媽,然後更鬧脾氣,連飯也不願吃:「別和哥哥入房啦!」覆述的時候,她雙眼都通紅了。

  十月十日的「世界精神健康日」,有機構就發表了調查,指出新學期的首兩個月,是媽媽抑鬱的高危時期。一位精神科醫生透露,每十個病人便有三至四個表示,因為子女開學而經常擔憂焦慮,尤以孩子正值升讀小一和中一的在職母親更為嚴重。

  這幾年來,我由初期的在職媽媽慢慢轉型成在家工作的「半職媽媽」,或多或少嘗過不同程度的「抑鬱」狀態──有時無法「達標」,有時無能為力,感到沮喪、氣餒,自我懷疑,覺得永遠無法做好.......

  當我們背負了「母親」這個天職,同時會不自覺地把一個「理想媽媽」的完美形象套給自己,無形中給自己過高的要求。當面對現實,處身在家庭與事業、瑣碎的家事與自我的夢想、孩子的表現與父母的期望等各方面的拉扯之中,如何學習平衡之道,真是一門學之不盡的高深學問和修養。

  就像這個星期,我因為孩子的問題,經歷了心情跌盪的幾天。面對「前青少年」階段的孩子,無疑是我們如今最大的適應。回想起來,我只是因為一件小事而被激怒,因為孩子的態度不是自己的期望而失望。

  就在這些氣餒時刻,我因為看到書中的話而被當頭棒喝:

  「上帝設計孩子成為最有資格挫敗和粉碎父母的自大和自義的人。」

  「上帝透過我們的孩子向我們啟示祂自己,就好像祂想我們教導孩子關於祂的事情那麼多。」──艾倫德,《孩子如何栽培父母》

  The Myth of The Perfect Mother一書作者Carla Barnhill對所有母親有以下的提醒:我們的終極價值不是以作母親職責的表現作衡量,而是基於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避免抑鬱,重要的是把焦點放得準確。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