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狀元又如何


2446 期(2011 年 7 月 10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高考今日放榜,四萬二千名考生中,近一萬九千人合資格升讀大學,比往年多,競爭激烈。今屆出產了四名六A狀元,是二零零三年來最多六A狀元的一年,五A生亦有十七人。」

《明報》30.6.2011

  高考放榜,報章爭相報道今屆又有幾多位「狀元」,記者忙於走訪「狀元」背後的奮鬥故事,很賺人熱淚。

  都廢除科舉考試逾百年了,為甚麼仍然捨不得「狀元」這個充滿封建味道的名字?許多年前有一齣戲曲片名叫「狗飯餵狀元」,講的就是一個窮書生,受盡白眼,但他沒有自暴自棄,結果高中狀元,還當上駙馬。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多的是類似的故事,但現在已經是廿一世紀了,中國人早已剪去頭頂辮子,為甚麼在心中仍保留著「狀元」這個封建時代的古老符號?

  香港的高考一般考六科,六科全取A級固然難得,考生一定才智過人,且經過一番努力方可取得如此成績。但不要忘記他們年方十七八歲,有個別資優生只得十五歲,嘉許他們比同儕聰穎,而且深諳考試的法則和竅門,這未嘗不是事實。但是否備考工夫做足和懂得捉題目就等於晉身「狀元」,就見仁見智了。

  其次,許多科目範疇,在十七八歲這個年紀,在考試取得A級,絕對不等於他們真正掌握和精通這些科目。就以中文科為例,他們可以寫出一篇感人的散文嗎?對杜甫的律詩、蘇東坡的詞、余光中的新詩,以至今天的韓寒和北島,他們又有幾多瞭解和共鳴嗎?再以歷史科為例,他們又可以史為鑒,對釣魚台島和南海主權的爭議作出評析?又或者對「六四」有深一層次的論述嗎?一個十七八歲的香港孩子,每晚仍上facebook聊天,坐公車時仍忘不了打機,他們在語文科或歷史科考取A級,只是因為他們肯背誦,懂得捉摸題目,又懂得按照香港考試的法則去答題,這是一項技術工程,距離「學問」還有好一段距離。

  香港好些年輕人,未能在會考或高考做過甚麼「狀元」,但在人生的考試上卻取得卓越的成就,就如在去年馬尼拉人質事件中殉職的謝廷駿,在碼頭圍道唐樓大火中捨命救人的謝茵怡,他們都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好孩子。考試「狀元」的光芒很快會暗淡,但他們以生命點燃的光芒,卻永遠閃耀在我們心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