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愛國


2446 期(2011 年 7 月 10 日)
◎ 如沐春風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親愛的安德魯》開頭幾封信,龍應台跟兒子談到國家問題。她說,因為受過「國家」太多欺騙,她們那代人,心裡對所謂「國家」有太多不信任,太多不屑,太多不贊成。

  安德魯在回信中這樣說,因為二戰失敗和納粹問題,德國人對「國家」採取「逃避」態度,他們年輕一代很少受愛國宣傳影響,所以不容易受政客耍弄,不過,他又覺得這是種壓抑,令人受不了,他不想再假裝以「身為德國人為恥」,渴望能夠公開表達個人感覺:「德國是個不錯的國家」。

  這顯示出不論中外,愛國,都是需要思考的題目。

  應台說,美國出兵伊拉克期間,一次宴會中,來自美國的友人自我介紹時,對大家深深鞠躬,認真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勤於思考的人,愛國,就是如此複雜,既以國家「為榮」,亦以國家「為恥」─榮國家的文明,恥國家的不是。

  教孩子愛國,從來不是易事。如果只從形式上教導孩子,那只能培養出盲從附和的民族主義者,就像有些大陸網民那樣,竟在日本福島遭海嘯蹂躪後大聲叫好,以為這就是愛國,目光何其短淺,心胸何其狹隘!

  愛國,應該先從河山土地出發,惟有認識祖國大地,才能培養出鄉土之愛;再從歷史長河尋索,惟有認識國家五千年文明起落,才會培養出對家國黎民的關懷。這,又豈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所能涵蓋的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