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健康教練(三)更健康的生活


2430 期(2011 年 3 月 20 日)
◎ 家庭醫生手記 ◎ 蕭烜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有一位在化妝品店工作的女士,在工作上面臨很大壓力。由於經常需要工作至很晚,且要奔波於各大分店,令她身心疲憊。

  她與男友有一段長久而穩定的感情。然而每天為了抒解壓力,她回到家中就只顧打遊戲機,甚少理會男友,因為她感受到男友總會對她百般遷就。然而有一天,男友對她說,他受夠了,要離開她,大家分手吧。

  這位女士後來胃痛來求診,在診治過程中了解到她的遭遇,我便順道和她探討了健康管理的第二方面:生活行為。

  香港人普遍面對過大的工作壓力,然而常見的處理方法就如這位女士:減壓—打機、購物、吃喝、旅遊等。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些生活行為有時會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是一種「強迫」習慣,就是不做不安樂,也就是另類的「癮」。這些無形的癮形成了,會逐漸構成對生活其他方面,例如家庭、愛情、友情、學習、金錢等等的忽略和妥協,逐漸帶來更多問題。

  上述這位女士原本覺得事出太突然,一點也沒意識到男友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心理變化。稍經分析,她看見自己的癮和忽略,經祈禱交託後,她便去找男友道歉。今日他們正計畫結婚呢!

  另一在診所常見的「生活行為健康管理」的例子,就是戒煙。很多人都知道煙癮有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單憑個人,即使加上家人支持,戒煙也是件困難的事。現今市面上有些醫生處方的戒煙藥物,效果顯著,也沒有太多副作用。然而單是藥物輔助還是不夠的。診所推行的「醫護同行戒煙計畫」,正是運用了生活行為管理的原則,為病人先訂定具體可行的計畫,加上醫生和護士定期的關心、鞭策和跟進,與戒煙者同行,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經過循序漸進的改變,始能帶來真實而持久的生活行為改變,成功戒煙。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家庭醫生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