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改變習慣


2374 期(2010 年 2 月 21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有一次帶同一位同事一起去客戶的辦事處開會,路程不短,得花上一小時以上。我們先乘隧道巴士渡海,稍後要換車。同事很少這樣單獨長時間與我相處,出發時,大家都有點緊張。於是在車上我就拿出口香糖來請她吃,過了一會兒,同事忍不住說︰「哎,我一直以為你是不吃口香糖的呢,你給我的印象是不會吃口香糖的。」

  咦,此話有趣。原來我的形象老套古板,十分「上一代」,是不吃口香糖的人。為甚麼?吃口香糖輕佻啊,有事沒事,嘴巴不停嚼、不停動,傳統中國人觀點這不是輕佻嗎?而且平常我也不愛吃糖吃零食,所以同事看到我隨身帶著口香糖,真有點意外。

  同事唸市場學,我就跟她討論說我的經驗不知道有沒有市場學的解釋。我一直是不吃口香糖的,一方面形象不好(哎,我的確是很保守),另一方面這產品不合我意,我不耐煩不停地嚼,也不愛有糖的東西。我開始吃口香糖,是好幾年前這產品推出了新口味,無糖,很濃的薄荷味道,能令呼吸道霎時有通暢的感覺,而且能持續一段短時間。這感覺對長期鼻敏感患者特別受用,尤其在交通工具、人多的公眾場所,鼻敏感患者總覺呼吸不順,嚼這個口香糖可以紓緩一下,於是我就開始吃起口香糖來了,漸漸地形成了吃口香糖的習慣。我說,這應該是產品改變習慣的例子。

  很多產品是按人的習慣和需求而設計的,但反過來產品也可以改變習慣。比如手提電話,讓人習慣了在公眾地方講私人事情(唉!)。比如音樂播放器,改變了人聽音樂的習慣之餘,還改變他們與人溝通的需求。教會聚會時,愈來愈多人不帶一本一本的聖經,而是取出電話等電子儀器找尋經文。如果產品改變習慣,理論上聖經隨時都在身旁,不是可以多多讀經嗎?唔,這一點可不好說了,你以為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