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匆匆


2366 期(2009 年 12 月 27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有專欄作者說,生活總是如此匆匆,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種感喟不僅適用於所有生活在香港的成年人,連小孩子也該有共鳴,只是他們未必懂得表達而已。

  任教學校自改行全日制以後,這種「行色匆匆」的情況更見嚴重。以為午膳有一小時的時間,師生之間可以慢食閒聊,可以一起漫步校園,了解學生的喜怒愛怨,誰知道,這一切原來只能是幻想。

  為了讓學生的午間生活過得充實,學校安排了各式活動:開放電腦室、圖書館、電影時間??於是,孩子必須於半小時內完成午餐,否則就「阻住地球轉」,飯後則要盡快跑到指定集合地點,進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

  要帶領學生進行活動,當然得有老師當值,那麼,頭半小時,班主任便負責在班房內看顧學生,那半小時,老師不斷重複的說話是:「不要談話,專心吃飯,不要吃得太慢,要不然就無法參加午間活動。」閒聊?發夢咩!

  後半小時,班主任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享受半小時安靜,輪到非班主任登場,速速跑往當值地點。如果午膳前的課節因各種原因遲了下課,那半小時有可能變成十分鐘,午膳便要如揭蓋倒下去般快捷,要不便得空著肚子帶活動,還要捱著餓完成午後課節,如此生活,何等匆匆!

  其實,必須讓生活留白,才能停下來思考,才有想像和創意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