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二)應許之地


2320 期(2009 年 2 月 8 日)
◎ 時代講章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個有地方的空間

  從希伯來聖經傳統,我們認識以色列人對上帝的信仰不純是一種個人實存信仰,而是建基在上帝的歷史行為。說得具體一點,上帝的歷史行為往往與具體地方(place)拉上關係。這種以地方為主的經歷充分反映在以色列人以得到上帝應許之地作為理解他們與上帝關係。在曠野時如是,在被擄時也如是。地方不只是一處空間,更是充滿記憶與盼望、過去與將來。地方永遠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Walter Brueggemann說,

  空間含意一個沒有壓迫的自由地方,沒有壓力和權柄。空間可能是週末、假期或待我們選擇填滿的中立。空間就是從無意義的日常和受制釋放出來。至於地方,它是一個歷史空間,即它記憶曾發生的事,並提供一個跨代延續。地方是一個空間,那裡有重要的說話,建立身分、定義召命和憧憬命運。地方是一個空間,那裡有誓言、承諾和要求。地方是對那不妥協追求空間的抗議。地方是對人性不可以在逃避、抽離、缺乏委身和沒有界定的自由中找到的宣言。

  這種對地方的理解如何在希伯來聖經時代表達出來?又這種意識如何影響當下以色列的錫安主義?

  

在地方意識下的民族

  從創世紀開始,人是住在伊甸園,但因人的犯罪,人被驅逐。雖是如此,但人沒有因此以流浪為主。亞伯拉罕及其家人就是展開一個邁向應許之地的旅程。雖然這旅程是漫長,但他們知道他們最後是有地方的人。曠野的經驗使以色列人認識他們對上主的忠誠與他們是否有地方是直接關聯。例如,

  你們果然聽從這些典章,謹守遵行,耶和華—你上帝就必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守約,施慈愛。他必愛你,賜福與你,使你人數增多,也必在他向你列祖起誓應許給你的地上賜福與你身所生的,地所產的,並你的五穀、新酒,和油,以及牛犢、羊羔。(申命記七12-13)

  換句話說,若以色列人沒有遵守上帝律法,上帝就會收回他們的地方。例如,以色列被擄一事不只是自己勢力比人差的結果,更是上帝已離開以色列人,不再是他們的上帝。因此,以色列人對上帝悔改的體會不滿足於以個人實存經驗,更是透過得回地方來理解。例如,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被擄去的猶大人,就是我打發離開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顧他們如這好無花果,使他們得好處。我要眷顧他們,使他們得好處,領他們歸回這地。我也要建立他們,必不拆毀;栽植他們,並不拔出。」(耶利米書廿四4-6)

  當那日,耶和華—他們的上帝必看他的民如群羊,拯救他們;因為他們必像冠冕上的寶石,高舉在他的地以上。他的恩慈何等大!他的榮美何其盛!五穀健壯少男;新酒培養處女。(撒迦利亞書九16-17)

  上帝、以色列人與地方(應許之地)成為我們對以色列理解的三角關係,但同時,這三角關係限制對上帝的理解,以致耶穌基督所代表的彌賽亞不被以色列人所接受,因為他沒有帶來以色列復國。最嚴重的是,基督教錫安主義者看以色列復國(指1948年)是上帝預言的實現。他們不但墮入以色列人的三角關係思維中,更因對這三角關係的不熟識,以致將以色列復國看為預言。結果,他們漠視當下以色列的暴力行為為合理,因為反對以色列就是反對上帝的預言。

  

錫安主義與地方

  對地方的理解與當下的錫安主義有很密切關係。簡單來說,錫安主義是一場政治運動,企圖將分散的以色列人帶回他們的家園,就是當下的巴勒斯坦地,建立自己的國家。以錫安主義名稱出現的運動是始於一八九零年。雖然錫安主義與猶太教不是等同,但他們對地方的理解是一致的。但有兩點需要補充:第一,不是所有猶太人都是政治錫安主義分子;第二,不贊同當下錫安主義的行為不等於反對以色列有自己的國家。

  按以上理解,地方是透過以色列人對上帝忠誠的關係表達,但當下錫安主義和以色列政府對地方佔據的行為卻與對上帝忠誠沒有關係。其中他們對待巴勒斯坦人的做法更違背對上帝的忠誠。此外,在三角關係下,對上帝的信靠是基本,但當下,以色列人是對政府的信靠。因此,當下以色列政府的行為與上帝的應許與預言無關,反而以宗教合理他們的錯誤。

  若將上一篇「共存—相處的德性」與這一篇放在一起閱讀時,我們就開始明白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和地的情意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教會觸覺】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