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道與人的道


2312 期(2008 年 12 月 14 日)
◎ 與大師對話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理解事物的意義是人性的必然。他與動物的分別,在於他的存在充滿意義。…道,傳遞毫不含糊和清晰的意義。清透性與單純性是道的本質。它是其自身的解釋。清透性與單純性是它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因。…

  「在基督裡,屬天的道進入人間的道;那是耶穌基督的降卑。要小心注意的,是上帝的道並不等同於人間的道,好像德國唯心論所假設,而它們之間亦並不類似,好像大公信仰所教導。這類誤解導致自我救贖的想法,使人間的道避過基督的道的審判。......

  「基督不僅臨在於教會的道,他更是教會的道,意思是教會所宣講的道。在道裡面,可能會太小了,因為可以將基督從他的道分別開來。基督的臨在是他存在於宣講之中。整全的基督臨在於講道之中,被降卑也同時被升高。他的臨在並不是講道所產生自的會眾的能力或它的客觀精神,而是他作為宣講而存在。倘非如此,宣講就不可能有宗教改革所堅持的重要位置。這個位置屬於最簡單的講章。講章同時是教會的豐富與貧乏。它是基督臨在的形式,是我們所繫也是我們必須持守。倘若整全的基督不是在宣講之中,那麼教會就破損。在講道中,上帝的道跟人的道的關係並不是互相排斥的,人宣講的道並不是上帝的道的一個幻影。上帝的道確實進入到人們卑微的話語。路德曾寫道:『你當指著這個人而說:上帝在那裡』。我們可以稍稍改變為:『你當指著這個人的說話而說:那是上帝的道』。兩個命題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一個人不能指向這屬於人的話,而不同時指向這本是上帝的人耶穌。

  「因此基督是作為話語臨在於教會,而不是作為音樂或者藝術。作為審判與饒恕的話語而臨在。在這裡必須同樣強調兩件事:倘若我不知道我是在言說上帝的道,我就不能宣講—而:倘若我不知道我無法言說上帝的道,我亦同樣無法宣講。對人不可能的,跟上帝所應許的,都是一樣。」─ Dietrich Bonhoeffer, “Christ the Center”, pp.49~52

  宣講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因為當中牽涉潘霍華所指出的似非而是的反論(paradox):「倘若我不知道我是在言說上帝的道,我就不能宣講—而:倘若我不知道我無法言說上帝的道,我亦同樣無法宣講」。言說,抑或無法言說?那正是宣講的難處所在。

  「這是上主說的!」強調前者的宣講者以最大的誠意努力說服自己和會眾,人的話語確實在宣講中成為上帝的道,就像相信在聖餐中的酒和餅確實變成基督的血和肉那樣;確信後者的宣講者,卻誠實地認為人的話語無法等同上帝的道,極其量只是指向那實體,就像相信聖餐中的酒和餅為的只是記念主的受苦並盼望那「喝新的日子」。而兩者相似之處,就是他們的宣講都缺乏真正的權能。前者企圖以嚴肅的禮儀去遮蓋人的不足,後者則根本忘記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的訓誨:「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大能。」(二4-5)「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言語,只在乎權能。」(四20)

  基督作為那太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本身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相。「萬物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這是上帝的道的權能所在。而正如尼采曾說,對於那有原因而活著的人,他可以忍受任何的處境。換句話說,這裡所涉及的是存在意義的問題,而不是狹義的、個人的宗教感覺。

  這樣,從講論的意義來說,基督作為上帝的道就不是沒有時限(timeless)的,像一條恆真的數學定理那樣。道成肉身的「虛己」,乃表現於針對具體時刻所講論的真相,將一個活在具體歷史時空的人,放置於上帝的真實面前。那不是普遍地可以揣摩得到的想法,而是上帝的道,只有當人被容許聽到的時候才能夠聽到。正如主耶穌在世的時候曾指出,不是屬血肉的指示我們,乃是在天上的父(太十六17),在他所定意的地點與時間,將基督顯明出來。

  潘霍華認為,聖靈最原本就是道與話語,而不是能力、感覺或行動。而唯有作為道,聖靈同時是能力和行動。上帝的道創造,上帝的道亦摧毀一切人為的假象。「上帝的道.......比兩刃的利劍更鋒利,能刺透剖開。」(來四12)

  宣講確實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只是在人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