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與特區政府


2303 期(2008 年 10 月 12 日)
◎ 時事透析 ◎ 劉國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邁向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路途上,當出現嚴重的金融風暴時,沒有甚麼地方能夠完全獨善其身。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波濤掩至香港,引發一百二十五億元追討大行動。由雷曼迷你債券苦主組成的自救小組,相信在政黨人士的協助下,發起規模不小的集體申訴行動,本文見報之時,相信在十月八日(星期三)立法會復會當日的請願行動,已然在沸沸揚揚的氣氛中度過。

  雷曼迷你債券苦主分別屬於十七間銀行及三間證券行的客戶,數以千計,他們當中不乏把矛頭指向金管局及政府的人士。他們指責政府放任而缺乏監管,事發時後知後覺及態度上予人愛理不理的觀感,引發抗爭的情緒,肯定對於民望持續低企的特區政府,帶來另一次管治危機的衝擊,對於本港整體社會的穩定,可以造成更深的傷害。當官民之間欠缺信任,社會的衝突只會不住惡化。

  苦主炮轟的對象由最初較為集中於推售銀行,指控銀行推售上述金融產品時形同詐騙;但事件發酵兩星期後,愈來愈多矛頭指向特區政府,包括提出金管局總裁任志剛須負責而辭職。正如有政黨人士說,群情愈來愈洶湧,政府不能企圖置身事外,倘若持續性的大規模示威相繼出現,只會進一步激化矛盾。

  事實上,雷曼迷你債券事件牽涉本港整體利益,也突顯出政府財金官員對財經衍生工具市場的掌握和監管決心及能力。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已要求相關銀行應負責任地增撥更多資源,與苦主會面,了解客戶心情,並提高處理事件的透明度。面對如斯困局,政府並非完全無牌可打,本來促使兩個監管機構全面檢討售賣衍生工具的市場營運情況,是其中一個亡羊補牢之舉,可是,有關結果須於三個月後才提交立法會,未免太過落後於形勢。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力協助監管機構調查相關銀行銷售債券手法是否涉及誤導和失實,如今交由銀行公會成立小組跟進,苦主又怎會期望由推售銀行組成的銀行公會,可以為他們討回多少公道。

  政府在危機時的角色介入,辨識能力不足,早已為市民所不滿,市民惟有以街頭行動相逼,顯示集體力量。期望監管機構盡快就迷你債券的銷售手法進行調查,若調查發現有誤導的個案,則移交法庭處理,相信若法庭裁決有關銀行須作出賠償,銀行界亦願意接受司法的判決。

  政府須認真思考在社會危機中的角色,及如何作出反應,最重要的是政府要顯出維持公義的決心與行動,法治才可以在一個更深的層次有效彰顯出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