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泡沫與實業


2301 期(2008 年 9 月 28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美國次按爆煲又出現信貸危機,財經雜誌《福布斯》昨天公布本年度全美四百位億萬富豪榜,榜上富豪大洗牌。金融投資猛人很多都落榜了……。反觀從事實業人士,例如連鎖店沃爾瑪的沃爾頓家族四位成員,便雄踞富豪榜第四至第七位。」

《蘋果日報》19.9.2008

  

  美國次按爆煲,引致全球金融大海嘯,一夜之間許多億萬富豪的身家大貶值,據云股神畢菲特身家半年蒸發一百二十億美元,AIG前總裁林伯格身家縮水百分之九十五,可以說是一無所剩。惟從事傳統實業的如連鎖店沃爾瑪,以至石油和藝術品的,則在是次金融海嘯中倖免於難,財富不減反升。

  實業派回歸,五年十年前沒有人會相信。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全個世界都一窩蜂的相信金融投資業不單止搵錢最快,也是全球經濟的龍脈,缺它萬萬不能。許多年輕人唸大學,都放棄工科理科(文科一早就放棄了),連醫科和法律系都乏人問津,人人都想畢業後快快加入金融業,在華爾街工作是首選,否則起碼在香港的中環,這才是最當時得令的選擇。

  金融海嘯,股巿翻騰,銀行破產,年薪千萬再加種種津貼福利花紅的CEO神話,像童話「灰姑娘」在午夜十二時敲響鐘聲,一切也都如風如電般歸於幻滅。紐約華爾街一夜裁員四萬人,剩下的十八萬「精英」也如熱窩上的螞蟻,不知何去何從。本來不可一世的優皮一族,原來是那麼不堪一擊;這時候他們想起昔日留在俄亥俄州牧場,或遠在阿拉斯加油田工作的同窗友人,本來給他們瞧不起,今天才驚覺他們是明智的一群。

  回顧香港的教會,不也曾以「發展」為硬道理好高騖遠,樣樣都要「大」,要「輝煌」,要「星光熠熠」。祈禱也要在報章大賣廣告,在五星級酒店搞發布會,口號名堂層出不窮。社會追捧CEO,教會的牧者也喜歡以CEO自居,滿腦子是擴張大計,所謂「教會增長」是一串串的數字投影在power-point熒光幕上。崇拜聚會搞得如的士高,又喊又跳又臥在地上,以為狂熱就是委身,陶醉奔放就是愛主。

  五年十年後回望,肯定看到香港教會的基石在於默默耕耘的一小群。今天在許多二樓小堂會查經、祈禱、探訪、小組、個人佈道的弟兄姊妹,你們才是教會的「實業派」,繼續努力罷,教會的將來在你們的肩頭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