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來臨


2264 期(2008 年 1 月 13 日)
◎ 交流點 ◎ 馬丁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踏入元旦,多項涉及民生的事務都加價,由開燈、開電視、開電腦必要的電力,到麵包、肉類等食品、而巴士公司及的士亦已提出加價,連藥房的藥品亦加價,可以說,衣食住行在今年必定面對通脹的一年,對於普羅市民來說,最受影響的應該是基層人士、以及家庭入息在中位數以下的一群市民。

  零七年股樓同升,不少市民從中獲利,剛結束的工展會,有售賣山珍海味的店舖貨如輪轉,從新聞片段可見,一名母親更購入一箱魚翅,表示「搵到錢」,所以要做「魚翅撈飯」給兒子吃。另一方面,上月的通脹率雖然不過百分之四,不過,細看一些必需品,例如肉類,售價升幅可達兩至三成,這些在在影響基層市民的項目,升幅其實超過他們的負擔。而政府早前通過增加百分之二點八的綜援金,筆者覺得實在不足以讓有需要的受助家庭或無依長者,彌補通脹所蠶食的增加金額。

  這令我想起了古語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經濟暢旺之下,富裕及中產家庭必然受惠,亦理所當然地享受從辛勞而來的成果;不過,在本港經濟轉型之際,仍然有那麼一群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這是社會不能忽略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便曾經指出當前社會貧富差距兩極化問題嚴重,每月收入少於綜援金額的約有一百萬人,加上領取綜援生活的逾五十萬人,相當於每四個香港人中,便有一個生活在貧窮線之下。

馬丁(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馬丁(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過渡人生】

【神學探索】

【重尋敬拜根】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

【聯會新堂巡禮】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