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也能細看花


2251 期(2007 年 10 月 14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零七將盡,回歸十載的慶典也近尾聲,十年裡發生了各種大小事情,最堪玩味的卻是「忽然」這個本來平平無奇的詞語忽然流行起來。

  先是臨近九七的「忽然愛國」。本來嘛!愛國就愛國,人人都有權愛自己的國家,本該理直氣壯的事情,不知怎的竟變得酸溜溜。最令「愛國人士」氣憤的就是前朝孤臣孽子「忽然愛國」,得到利益卻似乎比他們一直愛國的還要多。有些人則覺得「忽然愛國」者轉?轉得太快,嘴臉太難看。

  其實,不論甚麼原因「忽然愛國」都是好事,只要他們分得清愛國不等於愛政黨,愛國不等於盲目地做「yes man」,愛國要有愛之深、責之切的道德勇氣,愛國要先愛黃土地上的黎民百姓,能夠這樣愛國,「忽然」又何妨?

  最近出現的則是「忽然民主」和「忽然民生」。前者揶揄那些臨近選舉,急急支持民主和普選的政客,後者則是當今民政事務局長在立法會上嘲諷補選勝出的新任議員。兩種「忽然」說來都充滿怨氣、戾氣。

  民主和民生是分不開的,沒有民主,民生問題便成了當權者的慷慨施予,是高高在上者「愛民如子」的善行;但在民主社會裡,政府不過是公僕,人民履行了義務便有權要求政府提供合理的民生。

  所以,即使忽然關心起民主和民生,也是政客們所該做的,只要他們能夠實現選舉的承諾,「忽然」也不壞啊!

  說起火,年輕時幾次火之經驗到現在仍歷歷在目。

  第一次發生於三十多年前,火警現場是中環恆生銀行大廈(後來已拆卸重建)。那時還未流行「沖天大火災」一類災難片,所以在那天以前,一直以為現代建築固若金湯不怕水火之災,那天之後才知道混凝土建的高樓大廈跟舊木樓一樣可以發生奪命火警。

  那天,跟朋友在中環看完電影,走到統一碼頭(今天國金大廈一帶)附近散步,忽聽得淒厲的救命之聲,乍抬頭,看見恆生銀行大廈低層某寫字樓正冒出陣陣濃煙,一名消防煙帽隊員大概是先頭部隊,深入火場後卻被火攔路,再無法從入口逃生,他冒險爬出窗口高聲求援,那絕望叫聲至今不忘,看著團團黑煙從窗口滾滾湧出,消防員快受不住了。

  同一時間,其他消防員跑到樓上幾層,垂下游繩準備救人,那天風很大,繩子給吹得左搖右擺,困在火場的消防員等不及了,熊熊烈火已迫近窗口,他一拉著繩子,便急急鬆開另一隻抓著窗框的手,可是,不知是風吹或是根本未抓牢,的一聲,消防員直摔到平台上,本來屏息靜氣觀看的路人全都驚叫起來。

  就這樣,一分鐘前仍然活生生雄糾糾,負起救傷扶危責任的消防員就這樣犧牲了。那一刻,少年的我深切體會火的可怕,與及生命的無常與限制。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