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移走了我的電腦?
應用資訊科技在教會事工上的反思(中)


2234 期(2007 年 6 月 17 日)
◎ 文林 ◎ 吳森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電腦科技已成為現代人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部分。電腦文化對年輕人影響尤深,很多優質的教育都以先進科技作為輔助工具,如語言的學習等等。《創世記》一章二十八節所載,神要求人治理這世界,管理海、陸、空的一切活物。活在二十一世紀的資訊科技年代的基督徒,怎樣作一個神忠心的管家,照著神的心意,把這科技世界管理妥善,將成為教會嶄新的挑戰。

應用資訊科技在牧養

  互聯網的興起已將近二十年,這十多年來由於網絡的盛行,至少給教會界帶來了兩方面的衝擊:一、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互聯網」這個新興的媒體;二、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牧養「互聯網」盛行以後的世代。前者關乎教會對外的拓展,也就是福音的工作;後者則關乎教會內部的建造,也就是培靈的工作。

  互聯網雖然可以算是年輕人的玩意兒,然而,當年剛開始使用互聯網的年輕人,如今可能都已經三十歲了,應該是教會的中堅分子。所以教會牧者已經到了非得研究、了解網絡族群不可的時候,因為可能再不到十年的時間,你所牧養的羊,以及與你配搭的同工,大概十之七、八都是網絡族群,他們的習性與社會傾向,與之前還沒有e化的世代,是大不相同的。

  在五、六十年代,講道、祈禱和探訪是傳道人平日主要的事奉,但由七十年代中開始,加入了輔導和社區服務在內;近年因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不少教牧人員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便開始問自己:「作為牧者,究竟我當作的是甚麼?我可以作的又是甚麼?」在不斷轉變的社會中,教牧職事和工作方式也隨著周遭環境的轉變而有所更改。

  在回應第一個問題,從牧養新一代的成人角度看,我們很容易妒忌甚至批判網絡世界,稱之為「虛擬世界」。但不要忘記,這所謂「虛擬」是因我們將網絡世界抽離於現實,再將它與現實對立而有的。事實上,網絡世界是現實的一元,與現實緊緊相連。根據荷蘭著名學府(Univ. of Twente)傳播學教授Jan van Dijk分析,在「網絡社會」人們的社會連繫和交往是在有機的物理社群和虛擬社群複合而成的日常生活中進行。

  一方面,年輕一輩繼續在本土的社區、機構和家庭中生活,另一方面卻時常遊走於更寬廣的電子社群、網路團體,甚至活躍於全球化的身分結連之中。簡言之,他們身處的時空是一個由「社會網絡」和「媒體網絡」糾結而成的e世代。現實告訴我們,昔日猜想的「全面電子化的來臨」是錯誤的估計,起碼時至今日,對e世代的年輕人來說,在線溝通與離線或面對面的溝通模式,二者不是替代而是互補的關係,甚至有結合的趨勢。因此,太快批判網絡世界為「虛擬」,不單沒有叫我們看清楚它的真實性,對牧養新一代也起不了任何正面作用。

  對教牧來說,值得高興的是面對面溝通始終重要。然而e世代的「整全溝通模式」,包括了所謂「在線」時刻。反而我們要追問:從牧養青少年的角度,為何網絡世界如此吸引?

  根據何翰庭博士分析,網絡世界吸引青少年可以從三方面去理解:網絡世界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矮化及無視成人權威的可能對成人權威的逃避及抗拒,這並不一定表示成人有問題;這是正常青少年所擁有的感覺和行徑。在尋索自我中,他們是透過擺脫既有的權威來肯定自己的身分,矛盾是他們同時又需要一些無約束性的榜樣,甚至是偶像。網絡世界沒有日常生活的成人監視、規範、管束和責問;要是真的有,亦大可不理,甚至即場殲滅。這個「虛擬」世界帶來的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和隨意遨遊的可能,試問哪個青少年不嚮往?

自由言論及表達的平台

  人在自我表達中會遇到自己和找回自己,這對正在尋索身分和需要肯定自我的青少年尤其重要。具體生活中,可以讓年輕人去表達的空間實在太少。相反地,在網絡世界中甚少有年齡歧視。無論在別人搭建的平台上留言,或自設的領域中發言,表達機會之多,似乎有無窮無盡之勢。哪怕別人反對,更無懼暫時沒有人聆聽:只管大聲發言,就有他們的影子,或許也能存到永恆。試想像,取消了這個世界,他們可以在哪裡表達心聲,教會可以嗎?

朋輩式溝通的機會

  朋輩對年輕人的成長起很大的作用。主要朋輩間的積極回應,令年輕人更加肯定自己;彼此的同行亦能分享或舒緩身分尋索中的迷惘。現實生活中,年輕人總有自己的朋輩,但數量有限,建立關係需要有多向度和立體的交往,付出的心力和代價比較高。在網絡世界中,只要願意開放,是不難找到其他可溝通的朋輩。當然大部分的模式都只限於對話和分享,但人數之多和次數頻密可補足模式的不足。所以,只要你願意視網上的虛擬群體為分享自己心聲和掙扎的對象,就可體驗朋輩無界限的滋味。特別對那些在現實中難找到同路人的年輕人而言,網絡世界實在為他們提供出路。

  當e世代逐漸被教導駛往資訊高速公路尋找知識、被吸引在五花八門的網際漫遊,變身成「網路(航)行者」(cybernauts)之時,牧養作為「一種『道成肉身』的工作,便不是遠遠站著觀看」。被神召命牧養他們的人,應學懂使用不同網絡的溝通工具,包括設立個人網頁、電子郵件、留言板、聊天室、論壇及撰寫網上日記,與e世代達致整全溝通的技巧,更須著緊與他們在這些日常生活的環節上分享福音的智慧。

  運用電子郵件進行溝通的特色是即時、快捷、簡短,高效率,這大大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於是,很多牧者都使用這種媒體作為牧養工具,將一些發人深省的基督教文章或具鼓勵性的經文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給教會或團契中弟兄姊妹。著力研究和撰寫資訊科技和基督教倫理的學者David Pullinger 指出,天涯若比鄰,電子郵件是打破時間與空間阻隔、快速而方便傳遞訊息的工具,但我們同時被要求,每天都要儘快處理完電郵信箱內來自四方八面的信件,包括那些毫不篩選就轉寄給「所有仝人分享」的複製郵件,然後從中挑出重要的,給「有需要的」對方「第一時間」回覆或交代事情。因此,一方面電子郵件肯定能增加溝通層面的廣度,但另一方面它有沒有增加溝通的深度則備受質疑。

電郵可否協助牧養?

  很多人從沒有想過「應否」使用電郵,但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往往電郵而浪費很多時間,令他們沒有足夠時間真正關心身邊的朋友以及服事的對象,或者令「溝通」變得表面而流於「公式化」。電郵不是真正的「溝通」,電郵本身並沒有甚麼問題。它至少比真正的溝通倒退了三步,它通常不是實時交往,也沒有面部表情、語調和觸摸。

  電郵是否集合了教牧的各種能力、包括聆聽、提供建議和溝通的其他範疇?作為牧養的一種工具,電郵能否滿足溝通中接受的一方的渴望?電郵是否配合環境和它的文化傳統?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牧者的答案也不一樣。例如牧者發電郵給大學生,便一定能夠收集和滿足他們的渴望,也能夠配合他們的環境。但牧養關懷的很多方面、例如聲線和擁抱,都不能藉電線或空氣傳遞。

  在教會網絡方面,除了電子郵件外,最能促進團契交流的就是留言板。江茂松博士認識不少傳道人就是透過教會網站的留言板,建立肢體的團契關係。由於網絡留言板不受時空的限制,成為分佈各地的基督徒在聚會之外,互通音訊、代禱關懷的利器。而傳道人也可以透過留言板,適時提供幫助,傳遞教會訊息。

  網上論壇可以提供一些同步或非同步、單向或雙向、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等的溝通形式,讓網絡族群不論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是主動尋覓抑或無意闖進,都擁有一個能夠隱密的身分,不分國界、不分晝夜,暢所欲言地發表平時難以啟齒的困惑,放心發問一些在團契裡不便提出的問題。訪客分享的話題包括男女交友、失戀、失業、壞習慣如自慰困擾等,包羅萬有。從正面角度,網上論壇確能提供自白者一個發洩紓解的機會,在某程度上有治療的功效。可是網上溝通亦有其障礙與局限之處,畢竟都難以讓牧者深入和實際的給予對方「親手親身」扶助。而且,網絡訪客自由發表文章,亦有其不可避免的流弊,雖然正面可以給尋道者引導出路與機會,卻同時亦負面地帶出危機,令網上胡言亂語的誤導資訊互相影響,帶動壞劣後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