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2 期(2007 年 1 月 14 日) ◎ 讀書樂 ◎ 曹偉彤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他生於深井,莫說是馳名燒鵝,有麵包皮吃已屬難得;明明是男孩,偏偏有一個女生的名字,在百般尷尬中成長;但憶起這些窮苦日子,他記住的盡是遊樂、發現、人情、感恩
你是否亦曾有漂泊如斷線風箏的日子?曾否感到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禍不單行、好事多磨?對命運感到困惑,甚至討厭自己、討厭生命?
作者告訴我們,我們有一天必然走過這些艱險的路途,他在其中找到了愛和希望;驀然回首,相信你亦可以看到暗角裡真正的自己,看到誰與你一直同行,把你引向光明。
這書記述的是作者盡心、知性的過程。閱讀是過程,人生亦如是,只要還在旅途當中,就要「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人生可以走完,書也會讀完但就在那一天某一刻,當我們又栽在胡同或泥濘裡糾纏之際,或會想到他或你或我,曾經相遇,彼此祝福,而且深信我們仍能抖擻前行。
孫寶玲牧師生於五十年代中期,自小糊糊塗塗地生活,迂迴曲折地接受了不同階段的教育。倒是周遭的人和際遇,不論僅是擦身而過抑或恆久地忍耐,一直等候他在跌撞中成長。生命中常有出人意外的幽默,一個昔日愚魯閒懶的青年,現在卻為人師表,曾經對生命忿忿不平,如今擁抱生活。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理學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和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哲學博士。自一九九三年起任教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迄今,近年著作有《約翰福音文學註釋》、《路加福音析讀》、《從聖經到宣講:學人與學道》、《此時此道》、《宣講之道:經文到講章之旅》等。
想起真誠、正直、無偽,想起孫寶玲。能承受悲劇,不被生命的逆轉和變改打沈,不受殘酷的命運主使,而能夠超越悲劇、逆轉命運,保持方向,活出美善。細閱這書,瞥見其中的崎嶇、多變和悲劇,但卻深感五十載生命中轉折和轉捩間的無偽、正直和真誠,被其感染,有了肯定。
(作者為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