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廿三日三千多擁南疐目睹南華護級失敗,來屆要降落乙組比賽。這是南華廿三年來再次降班。由傳統班霸步至降班,傷了不少擁疐的心。班主梁守志慨然地說出國援不濟是降班主因。
不再招募外援,代之以國援,不單政治正確,並且方向正確,可惜國援不濟,結果降班。
全球化趨勢席捲世界,經已不能逆轉。在經濟上如此,文化上亦如此。在足球壇上,廿多年前經已引入外援。初期引進數位外援,並由業餘進入職業年代,目的是提昇球隊水平。及後不斷引進更多外援,可惜不單未能提昇水平,並且窒息了本地球員的發展。最後便將外援人數限於目前的數位。
面對全球化的影響,不是全盤接受(例如不能引進太多外援),也不是全盤否定(例如一個外援也不引進,這是南華廿三年前首次降班的原因),而是進行本色化(以外援提昇本地足球的水平)。
本色化的成功因素有三:一是引進甚麼外援?外援質素參差,有好有差,不濟的便是不濟。二是適當之配套,如本地的青訓、球員的職業道德、球員退休後的出路、聯賽的制度等等。三是磨合期,假以時日,本色化才能有成。
足球尚且如此,教會又豈不一樣?外國的經驗不錯是好的,但需存本色化的心態來引進。全盤接受最終不能根植本土,全盤否定導至自我孤立,本色化則需要宏觀視野、寬大心懷、正確判斷、上進心態、努力堅忍、並聖靈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