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冷漠為關懷


2155 期(2005 年 12 月 11 日)
◎ 時事透析 ◎ 李炳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上月廿六日明報有一段令人十分難過的新聞,就是將軍澳景林村一個十五歲少年離奇暴斃家中,揭發了一齣人間悲劇,死者原在內地與母親居住,後來母親棄他而去,丟下他給祖母照顧,兩年多前祖母去世,他持雙程證來港,與其在幼時見過面的父親一起生活,他因逾期居留不能入學,沒有朋友,不敢上街,有病不能看醫生,與父親如同陌路人,過著比囚犯更與世隔絕的悲慘生活,最終不明不白地死去。死者生前在床邊牆上寫上「自白書」,透露他心靈的孤寂和絕望。想不到這樣的事情竟發生在這充滿動力的香港中。

  從這件使人婉惜的事件中,使我們相信孤寂是可以致命的,冷漠是一種對人殘酷的行為,當人被忽略或被遺棄的時候,將會影響其生理於心理發展的平衡,其實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都有忽略和被忽略的經歷,我們許多時候會有意無意間對周遭的人和事物存冷漠的態度,所謂「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和「各家自掃門前雪」,一個疏離分隔的病態社會亦因此而形成。當年在畢士大池旁也有一個十分孤寂的病人,躺在那裡三十八年沒有人理會,只有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麼?」(約五6)。當年耶穌的門徒也曾冷漠地對待小孩子,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太十九14)這些都是耶穌對弱者的關顧行為,值得我們再三反思和積極學習。

  今天在我們香港社會中,仍存在著不少孤寂的老人、病者、有能力卻沒有工作的成年人、因家庭破碎而沒有人關懷的青少年人、生長在單親家庭中的兒童、被虐待的婦女、新來港人士、低薪的外傭和備受忽略的南亞裔人士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關心的對象。

  眾所週知,本月十三至十八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六屆部長級會議(MC6)在港舉行,由於以往都有激烈的示威行動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騷亂,因而導致社會的不安,有關當局已積極而緊張地作好各樣保安的部署。為甚麼有這些示威行為?其實也是富有國家對貧窮國家的冷漠行為,忽略了他們本身的利益,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如果已發展的國家稍為關顧發展中的國家的需要,相信這種反擊行動會因而減少。

  讓我們為這次會議祈禱,但願我們能化冷漠為關懷、化忽略為看顧、化戾氣為祥和,共同建造和諧的社會,幸福的家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